Slide

Qiwen Ke

Melodies from the Heart
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2015年英国巡演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2015,將迎來一場中國傳統民樂演出 “高山流水 飛越英倫” 。屆時, 將由中國最優秀的指揮大師和作曲家關迺忠先生執棒中國頂級民族管弦樂團–中國音樂學院華夏民族樂團,與“二胡皇後”宋飛女士、“聖手簫王“張維良先生、”京胡名家“張尊連先生等中國頂級民樂家聯袂演出,再現民族經典樂曲,用跳動的音符觸動心弦,為聽眾帶來一場震撼心扉的視聽盛宴。

Unreadable
無以言表

無以言表: 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學院藝術系研究生群展 Unreadable: Group show of UAL Chelsea College MFA students   展期 | Date:2015.7.1-7.7 | 1st – 7th July, 2015 地点 | Add:伦敦盤古大陸雕塑空間 | Pangaea Sculpture Space, 43-45 Gransden Avenue, London, E8 3QA 开幕 |Opening: 2015.7.4 16:00-20:00 | 4-8pm, 4th July, 2015 策展人 | Curator:秦文娟 | Chun Man Kuen Angel (MA,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UoL) 参展艺术家 |

Chinese Art from 1970 to Now
中國藝術四十年

The Whitworth
1 July – 20 September 2015

In what has been a challenging four decad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Chinese artists have constantly navigated between domestic and global artistic, social and political tensions in their pursuit of artistic freedom.

Joseph Cornell: Wanderlus
約瑟夫·康奈爾漫遊記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 July – 27 September 2015   In July 2015,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will present an exhibition of works by American artist Joseph Cornell (1903-1972). Joseph Cornell: Wanderlust will offer an overview of the artist’s inventive oeuvre, surveying around 80 of Cornell’s remarkable box constructions, assemblages, collages and films.

The RA School Show
皇家美術學會畢業展

12 – 28 June 2015 London, 22 May 2015: The RA Schools Show is the annual exhibition of works by artists graduating from the UK’s longest established art school, the historic RA Schools. This year marks the 140th anniversary of the RA Schools’ students exhibiting their work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show will present

Shoes: Pleasure and Pain
“痛快”始於足下

13 June 2015 – 31 January 2016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extreme footwear will be explored in the V&A’s summer 2015 fashion exhibition, Shoes: Pleasure and Pain. More than 200 pairs of historic and contemporary sho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ll be on display, man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xhibition will explore the agonizing

RA Summer Exhibition
皇家美術學會2015夏季展

MICHAEL CRAIG-MARTIN CBE RA CURATES EXPLOSION OF COLOUR IN SUMMER EXHIBITION 2015 London, 3 June 2015: Leading British artist and influential teacher, Michael Craig-Martin CBE RA, this year’s co-ordinator of the Royal Academy’s Summer Exhibition, has focused on a new layout of the Main Galleries, curating an explosion of colour. The Summer Exhibition will open to

Ai Weiwei
艾未未

CURRENT
Royal Academy of Art
19 September – 13 December 2015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will present a landmark exhibition of the Honorary Royal Academician, Ai Weiwei.
The exhibition will include significant works from 1993 onwards, the date that marks Ai Weiwei’s return to China following more than a decade living in New York. Ai Weiwei will create new, 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s and interventions throughout the Royal Academy’s spaces.

Two Truths
雙重真理

Two Truths at West London’s Griffin Gallery brings together six talented Japanese artists and recent graduates working in both London and Japan. Works range from photography, to painting and sculpture, while the artists themselves use distinctive approaches to form a dialogue about the contemporary art climate and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Japanese by birth and legacy, three of the

Central Saint Martins Degree Shows 2015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畢業展

DEGREE SHOW ONE: ART Around 1300 students will be showing their work across eight programmes – Art; Product, Ceramic and Industrial Design; Culture and Enterprise; Drama and Performance; Fashion; Graphic Communication Design; Spatial Practices; Jewellery and Textiles. Central Saint Martins attracts some of the most creative students in the world to experiment, challenge and provoke

Zabludowicz Collection: 20 Years

Founded in 1994, the Zabludowicz Collection has rapidly grown to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independent contemporary art collections. It now contains over 3000 works by over 500 artists, and continues to grow and evolve. This new exhibition gives an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a history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written.

Four Decades of Chinese Art
中國藝術四十年

The Whitworth announced today that Four Decades of Chinese Art will be the next major exhibition in their newly renovated exhibition spaces. The exhibition will be the first UK show curated from the renowned M+ Sigg Collection. It brings together 80 significant works by lead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including Ai Weiwei, Cao Fei and Zhang Peili, to examine how art can question, challenge and stimulate.

What Is Luxury
什麼是奢侈?

As the title suggests, the V&A exhibition What is Luxury? aims to interrogate and expand understandings of luxury by presenting exceptional examples of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craftsmanship alongside conceptual projects which interrogate fundamental ideas of luxury, its production and future. Over 100 objects address how luxury is made and understood in a physical, conceptual and cultural capacity.

Christopher Williams: The Production Line of Happiness
克里斯托弗威廉斯:幸福生產線

Christopher Williams: The Production Line of Happiness 克里斯托弗威廉斯:幸福生產線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presents the first UK retrospective of American artist Christopher William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rtists working with photography and the production and display of images. Christopher Williams’ recent photographs reveal the unexpected beauty and cultural resonance of commercial, industrial and instructional photography, and also adopts

Interview with Artist Weng Yu
專訪影像藝術家翁羽

  翁羽,通過對影像藝術的研究,提出了“日記實驗影像”概念。加強影像藝術對社會的影響。他認為影像如同紙筆, 但記錄是其基本功能,而帶有探索型的影像更具價值,如果實驗影像可以日常化社會化,就無所謂實驗,而是日記式的社會集體藝術表達! 翁羽的實驗影像作品向來具有強烈的個人標簽,他的作品多探討世界觀和哲學問 題。他從東方哲學出發,尤其受到佛學思想的影響,通過對當下中國現狀的觀察 用意象化的手段表達其個人觀念。   以下為影像作品圖片: 《兵马对话兵马俑》 《无常》 。 ART.ZIP: 作為一名影像藝術家,您是如何開始實驗影像創作的呢? WY: 對我來說每個作品的創作過程都充滿了神秘感和偶然性,實驗影像的特質就在於沒有什麽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我期待一個作品從無到有到完成再到消失的整個過程,我的作品留不下什麽它僅僅是個創作過程。每個作品的起點都不盡相同,但所有作品都來源於我對生命思考及對自我意識上的探討。今天的當代藝術已經模糊掉了創作的方式,無論是影像或是其它,曾經用畫筆今天用數字媒體,僅此而已。而“實驗”的概念存在於對影像美學本身的探討和創作理念的探討兩個方面。 。 ART.ZIP: 哪些藝術家或理論對您產⽣生過影響? WY: 我的藝術理念來源於東方的神學,哲學和佛學,我的作品都是充滿神秘和玄幻感的(“日記影像”這個概念的作品除外)。最初對影像產生興趣的時候是看了白南準的作品後,從那以後我決定用影像來創作作品。而在看了馬修巴尼的展覽後讓我開始研究影像內在語言的表達,去探討影像語言而不是僅僅把影像作為一種創作方式。 很早的時候我就對中國的神話充滿了好奇。中國的神話玄學結合了東方哲學,宗教和原始社會生活,它存在於人們不約而同的想像中,從這樣的土壤發展來中國神話本身就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美學語言。我的作品通過一些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故事,造型,典故等來探討關於生命和當下中國的問題。而作品本身透露出的神秘的玄學色彩同樣是中國人習慣的閱讀方式,他們熟悉玄學的存在,熟悉神,鬼於自己的關系並知道如何恰當的處理好三者的關系。他們共同存在並相互寄養,在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著。我的作品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書寫方式展開的。 。 ART.ZIP: “日記”概念是如何衍生的?哪部藝術作品最能體現您的日記化概念? WY: 我的“日記”概念衍生於網絡思維方式,類似論壇的帖子或是WECHAT朋友圈。通過對一些社會各種奇葩現象和事件的思考展開創作,從而探討關於當下社會的價值觀,生存現狀。這種“日記”具有紀錄性和探討性,同時它是短時的,過去就過去了,無論發生過什麽總是有新的一浪襲來。反而這種一幕一幕的過場等同於東方文化對於生命和世界的思考,過去就過去了,一切類似春去冬來一樣都是自然現象,我們只在現在此刻。 我的“日記”概念下的作品是一個長期的,具有時效性和失效性的。它自然的發生也自然的消亡。 作品《性愛大廈》正是這個概念的最好詮釋。這個作品通過微信的網絡傳播途徑,每個人回答上一個人的問題,同時向下一個人提出問題,他們之間也許認識也許不認識。但都是在同一個話題下展開的,這個過程充滿了神秘感和各種可能性。可以瞬間停止亦可以永遠傳遞下去,這就是這個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而不是作品的影像部分。 。 ART.ZIP: 您把影像作為紀錄的手段,以性愛大廈為例,參與者順序和問題都是隨機的, 請問如何看待這種非刻意性和不可控性? WY: 我覺得每個參與這個作品的人都是完成這個作品的偶然藝術家,他們偶然的出現,偶然的提問題和回答問題。而他們的偶然在於作品設計上隨機性,作品本身不知道下一個是誰,是什麽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和提問無論什麽內容都能透射出今天的中國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或價值觀。這些偶然性和不可控性正是這個作品要表達的,如同今天越來越網絡社交化世界,一切都是隨機和不可控制的,沒有起點和終點,我們可以接收也可以發布,我們可以是觀眾也可以是導演,一切無常。 。 ART.ZIP: 目前實驗影像在中國新媒體藝術中處於怎樣的位置或階段?與西方作比較, 有什麼優劣之處? WY: 當下中國的實驗影像還是從繪畫思維出發的,而並沒有把“影像”作為創作的本體。通常影像藝術家只是把影像當做畫筆,影像語言的可能性的研究才能讓實驗影像有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從技術層面上來說,中國藝術家接觸數字藝術還不久,還需要更多的嘗試來創作。而中國正處於數字爆炸期,廉價的技術支持會讓影像藝術家更容易掌握和創作以往沒有過的。西方藝術家更習慣於用新的媒介方式做創作,這是藝術觀念和藝術態度決定的,他們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媒介並推進某種媒介的表現形式,這是西方藝術家的優勢。無論東西方的數字藝術家都要從數字藝術本體語言出發,不要為了數字而藝術,也不要為了表達而表達。藝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處於高度共同化和一體化,因為有了新媒體藝術,全世界的藝術家的距離更近了,我們可以在不同的空間做同一個作品,在同一時間完成同一個作品,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會出現,越來越多跟藝術無關的人會進行藝術創作或活動。 。 ART.ZIP: 您對新媒體藝術的態度是什麼?有沒有一些客觀因素會影響您的創作? WY: 從2004年我開始研究新媒體藝術,寫過一些關於新媒體和影像創作的文章。藝術沒有新舊,唯一新的是創作的方式(媒體),而今天過去了就不新了。藝術與新舊媒體無關,我覺得新媒體帶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是藝術語言的更多可能性,讓我們有了更多創作的空間。我們可以借助數字,信息和網絡技術進行藝術創作,它們有傳統藝術所不具備的更多可能,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共同參與藝術創作和藝術活動,可以引發更多思考,可以通過互動來娛樂化藝術,也可以最大化的模糊藝術與生活界限,新媒體藝術讓藝術創作變得無所不能,這也是我選擇用影像來創作藝術作品的原因。 每一種藝術形式都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同樣也有短板。對於我個人而言,藝術創作的難度是技術層面的,我作品的原始方案很多都是具有互動性的,而互動裝置需要跟多人和大量技術支持才能完成不至損失作品呈現,這些技術的限制對作品本身的損耗是巨大的。 。 ART.ZIP: 影像是藝術表達的一種手段,您是否會將“日記”的概念朝更多元的方向發展?或者和我們介紹下您接下來的創作? WY: 是的,我下面的一個作品就是“日記”理念的延續。這個作品是關於一個案件的真實事件。這種創作方式下我拋棄一切視覺化和美感,我會用講述的方式展開,而留給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同時將敘事融入其中,有些片段的支離破碎的情節或敘事,但不追求真正的敘事,著重讓作品的內在聯系消解掉電影化的語言。 日記的創作方向勢必會更加社交網絡化,更加隨機和簡約。我的作品有兩只眼睛來看世界,一個是社會化的,一個是個人化的。社會化的就是日記過程,個人化的就是對玄學和生命的探討。 。 个人实验艺术履历

Here sun and moon Float day and night
乾坤日夜浮

[Here sun and moon Float day and night]——Zheng Wenxin Solo Exhibition Artist: Zheng Wenxin Date : 28/03/ 2015–06/05   Opening: 3pm-6pm on March,28th 2015 Address: Hunsand Space   A8,No.211 Cao Chang Di ,Chao Yang District, Beijing T: 010-53317400 M:+86 18515992737 E: hunsand@hunsand.com   W: www.hunsand.com   [Here sun and moon Float day and night] —— The Audio Visual

Richard Diebenkorn
理查德·迪爾本康

Revered as one of the great post-war masters in his native United States, Richard Diebenkorn is an artist whose staunchly independent career takes us from abstraction to figuration and back again. Diebenkorn’s career is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and we will be presenting som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s from each period.We begin in

Globally Wanted
全球渴望

當代馬戲之全球渴望——神秘族群的荒誕生活 由五位演員組成的怪誕家庭,用肢體語言探討一種扭曲的人物關係。漆鴉的背景, 狂躁的音樂,琢磨不透的心思和支離破碎的心。用黑色幽默手法反映出當下最普遍的困惑,人到底在追求什麼?渴望什麼? 加入了月球漫步舞蹈、陰暗嗓音、撓癢、攀爬、旋轉、親吻等動作,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在試圖尋找一種忽近忽遠的關係,敏感易碎的愛情。除了對演繹方面的基本要求,強烈的視覺衝擊也是該劇的一大亮點——戲服和妝容部分尤為出彩。搞怪的髮型加上妖嬈的男性曲線,從前半部分的黑白組合,急轉成搭配拐杖和輪椅的粉紅陣容。舞台和燈光設計也很鮮明簡潔,鐵質四方框架寓意著家的概念,就是在這個四方道具中成員們肆意彰顯著自己鮮明的人物个性。 據女主角回應:“導演選擇了一種開放式的思維,大眾通過自我判斷來理解表演中詮釋的各種複雜的人物關係。” 這部由芬蘭劇團Company Uusi Maailma執導的當代馬戲首次於2011年在芬蘭首演,後又繼續在瑞典、德國、俄羅斯、英國大放異彩,這股怪誕旋風將席捲全球!讓我們一同期待這部來自甘草王國的年度大戲《全球渴望》,英國巡演時間2015年3月4日至7日。 詳情參閱:http://www.jacksonslane.org.uk/whats-on/event/2015/globally-wanted/ 撰文:柯淇雯 Qiwen Ke

半野藝舍
策展人駐地項目

由著名策展人張冰與半野藝舍聯合發起的國內首次策展人駐地項目是繼半野藝術家駐地項目後的一個延續和深入。目的是在策展工作日益複雜和多元化的當下, 提供給國內國際的策展人在策展理論、實踐和研究上一個內部溝通、討論和交流的學術平台; 同時也為外界了解和關注杭州本地藝術生態起到橋樑作用, 同時增加年輕本地藝術家與策展人直接實踐的機會。在本次策展人駐地活動中,我們真誠感謝受邀策展人、專業媒體對半野策展人駐地的鼎力支持和辛勤的付出。

本次策展人駐地一共邀請了五位藝術策展人,分別是著名詩人、評論家和策展人朱朱,著名獨立策展人張冰、美術館策展人王慰慰、獨立策展人劉畑、李晟瞾。同時半野藝舍也非常榮幸地接待了北京楊畫廊的創始人楊洋、上海art link art創始人鄭為名先生、美術館藝術管理人魏穎、杭州青年策展​​人宋振熙以及北京金格藝術空間負責人、收藏家蔣偉先生,並邀請他們作為嘉賓一起參與到本次駐地的活動中來。他們在藝術領域內都有各自不同的學術關注點和研究方向,大家一邊感受西湖龍井怡人的風景,一邊積極交流、探討學術理論和策展經驗,不僅使參加本次駐地的策展人都收穫頗豐,更為半野藝舍以及藝術家地圖項目今後的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期望。

半野藝舍
“事件”創造“可變”

藝術的觀念思考與作品的呈現從表象來看,它們之間有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關係。但從時間的本質來思考,這個過程是處於時刻發生、偶然碰撞、經驗自行聚集的時間重疊的狀態中, 其中的不確定性足以使藝術思考與呈現的關係成為一種無限的發生關係。預設在這裡總是作為一個知覺的觸發點, 並且藝術家把實踐的停頓作為對之前觸發點的反饋。 半野藝舍作為杭州的一個藝術發生地與其有同等觸點, 它更像是藝術創作的“衍生品”, 這裡的“衍生品”並不是複制,它是一種投射。因為半野藝舍作為一個藝術聚集地的同時,它逐漸發散出藝術相關者之間的思想和行動的碰撞——伴隨著藝術活動的發生,促成了“半野藝術家地圖”和“半野藝術家駐地項目”這兩個事件。所以這些發生促成的實踐與藝術創作的過程更像是一種平行關係。 之所以把“半野藝術家地圖”和“半野藝術家駐地項目”稱之爲事件,是因爲事件是構造某個現象的開始——也可以稱之爲發現語境。事件並不是一個計劃,它更像是一個可變的場。就拿“半野藝術家地圖”來談,面對其成員的不同身份,本身他們就是一種藝術語境的聚集,當他們發現這樣一個能從部分擴散到更大整體的現象時,這個事件就在此展開了。首先從杭州這樣一個帶有當代藝術特殊背景的地點出發,過去極強的藝術氣氛出現了地域性的分散,它透露出今天的一種缺失和相對封閉的狀態,半野藝舍恰恰看到的是這樣一個現狀和濃縮的可能性。 面對豐富、多元的信息時代,整個藝術氛圍呈現出藝術展覽——藝術媒體——藝術市場都相對體制化的流通狀態,但半野藝舍依然退回到這個信息時代的根本上,在這裏找一條縫隙。他們首先從杭州出發,以專業的態度在人們切身的網絡信息環境中創造了一個藝術家的事件平台,更兼具藝術信息的空間發散功能——通過文本和直接影像的方式進行發散。這樣一個具有專業性和空間性的事件也觸及了專業藝術空間和機構對此事件的延展,所以可以看成是一個事件的無限發生,同時與之前分散出去的當代藝術力量形成一種關聯。 “半野藝術家駐地項目”與“半野藝術家地圖”是在同等的時間碰撞中發生的。“駐地”作爲一個在不同地域空間放置的詞彙,其重要的是藝術家作爲個體經驗的攜帶者與另一個切身空間的經驗進行碰撞,又重新組織與自身相關的藝術語言。這一次來自不同地域的 12 位藝術家同時在“半野”這樣一個保留生活結構的空間中發生各種媒介關系。這次項目的發起者鄭文昕,她認爲這次項目對于 12 位藝術家來說,不僅是一個跨空間的藝術創作,更是一個藝術家個人經驗的交流空間,更關鍵的是與杭州的藝術家産生一種經驗差異的碰撞。往往經驗的差異會帶給個體一種藝術價值觀的遭遇,從而改變自身攜帶的固化語境,並讓它融入新語境的鮮活性當中。這些不同的遭遇完整地塑造了這次“半野藝術家駐地項目”的事件感。   I ART:不同的身份關系面對當下的藝術氛圍有著怎樣的藝術態度,促使你們産生做關于“半野藝術家地圖”的共同火花?(一種動機的驅使性、對藝術體制的認識和所關注的藝術家藝術的可能性。) 盧濤:“半野藝術家地圖”項目很早之前就在構思,我是後來才介入的。我會從旁觀的角度看半野這個地方是怎麽樣的場域、什麽樣的聚集。其重要的是先天條件的存在——人的聚集促成了條件的成熟,再而有推動的因素。因爲有這樣的場域狀態,所以半野這個項目是很自然發生的。 杭州與當代藝術有很重要的關系,但是當代藝術在杭州是散點的,包括現在,藝術家更願意去北京、上海做個體的發展,杭州沒有形成一種自我的生態。中國美術學院每年都會輸送很多與當代藝術相關的人,但是在杭州他們又處在真空的狀態中。這些年,像半野藝舍、BUS 公交委員會、清影當代藝術空間等這種杭州自發的“民間團體”還是希望能夠做一些事情,所以也就很自然的會發生聚集、交錯,這是一種很好的生態,所以這也就決定了目前我們會往更有計劃、更理性、長遠的方向發展。 蔡俊華:我是做影像出身,所以我會想爲什麽大家很少用影像去記錄藝術家的作品和工作,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還是雜志類型的平面內容。近幾年國外關于藝術家創作的介紹、探討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影像記錄方式,我覺得國內也可以這麽做。在半野,加上人氣聚集的又很快,所以在與彭忠明聊天時,談到了這個項目,剛好有這樣一個契合點。   I ART:我覺得你的影像不僅僅是一個記錄,它還是跟藝術家本身的藝術形式有很強的粘連感。 蔡俊華:我特別想做藝術家的內容,因爲我做過藝術家,我知道藝術家在某些作品中想去表達什麽,所以我可以通過影像更深入的去挖掘、呈現這些內容。 盧濤:其實我們談到影像是有一個前提的,就是自媒體條件的成熟。如果五年前要做這個項目,我覺得都不太可能,因爲需要一個發布渠道,包括網速、自媒體都不像現在這麽便捷。自媒體條件的成熟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都是通過微信、微博來做信息的發布,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通過官方的渠道。以影像的方式,我們能夠很直接的看到內容、看到一種狀況。平面的文章方式其實現在很普遍,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再重複這種方式。我們都生活在杭州這個區域,這種自身生活的生態會特別有意思,所以用影像的方式是最直接的。 彭忠明:我做這個項目完全是基于與藝術家接觸的經驗,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爲不斷地接觸,必然能感受到藝術家的各種情緒。我是營銷出身——最敏感的地方是痛點。我在做一個營銷策劃的時候首先挖掘的是痛點,從營銷角度講,痛點即需求。最開始沒有想做這個項目,而是按照藝術家的經驗,大家提出一個關于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的想法,後來大家經過討論,衆說紛纭,各自都有考慮的問題,所以工作室開放日也就沒能進行。 半野剛開始就是民宿,但是後來通過做一些展覽,包括像藝術家孫遜、湯柏華作品的放映、杭州實驗影像青年藝術家群展以及講座、實驗音樂等活動,就會發現通過這些活動,杭州的藝術家逐漸實現了聚合。發生聚合,也就會産生一個時機。這個時機來源于幾個點,首先是半野讓大家看到了聚合的可能;第二點是我們本身的態度、包括聚合的藝術家的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家處在同一個頻率; 第三點是關于生存的問題,很多人都會問我半野怎樣生存下去,所以大家都在關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跟蔡俊華在溝通時就想是否可以做這樣的事情——提供一個藝術家的交流平台,通過采訪實現聚合的延續和更強的粘合力。 還有一方面是站在接觸的藝術家角度來看。我覺得有些年輕藝術家有著很好的藝術修養,他們自幼開始學習繪畫,之後進入學院,有的藝術家還在國外留過學,並且他們不斷地保持創作。盡管這些藝術家在杭州保持持續的創作狀態,但是他們自身與相對體制化的藝術氛圍處于一種距離關系,甚至作品也透露出某種與已有“參照”的差異——可以說藝術市場對“參照”的形成有很大的關聯。 同時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藝術家之間缺乏交流的環境。杭州是當代藝術很重要的一個陣營,但是藝術家會選擇離開杭州發展,作爲杭州當地的藝術家群體都是被封閉化的,這種封閉來自于自我封閉和外界關注的缺失。對于年輕藝術家而言,關注是一個很好的動力,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半野藝術家地圖”項目來關注他們。   I ART:對杭州藝術面貌和藝術家狀態的認識,包括在選擇藝術家方面是如何考量和檢驗的,並且在做每一個藝術家之前都有怎樣一個前期工作步驟? 彭忠明:在項目成立時,我們對這方面有過考慮。一開始我們是從身邊最了解的藝術家開始。半野也聚合了幾十位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我們經常會見到,對他們作品的考慮首先就是作品的實驗性,我們側重于實驗性的角度。但是對作品和藝術家的判斷並不是我們自己舉手表決,而是由我們的藝術策劃小組來討論作出判斷,同時還有顧問小組的參考意見及方向性指導。在實驗性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是藝術家對于創作的執著——一個藝術家精神維度的執著。 藝術家地圖項目目前分了幾個組——藝術策劃組、執行組、學術組、拍攝組、平面呈現組、推廣組。各組的配合首先是藝術策劃組在把控藝術純粹性以及方向性方面會有決策的權利,他們會首先提出一個采訪名單,之後再定采訪日程。策劃組會給學術組采訪的方向意見,之後學術組根據采訪意見並結合藝術家作品作出具體的采訪方案和拍攝方案,之後向策劃組提交方案審核,通過後執行。具體執行首先會由拍攝組去藝術家工作室做第一次交流,制定具體拍攝內容等。   I ART:對藝術家的跟蹤有怎樣一個延展性(從考量—宣傳發布—實踐展示),整個計劃的理念方式是怎樣的,最終讓這個計劃呈現出怎樣一個狀態? 彭忠明:最初我們只是想通過采訪、文字梳理、圖片整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年輕藝術家,讓更多的機構知道。這個知道其實需要一種方法,我們在尋找這個方法的時候發現在中國的藝術環境中,包括藝術家、策展人、機構、收藏家,他們都是獨立的系統,而相對獨立産生了權利的混合性,所以這也讓方法變得有可能性。就像盧濤提到的自媒體的成熟,我始終相信新媒體的産生所帶來的改變。因爲新媒體、網絡化的發展會讓信息的交流更爲直接。在做這個項目時我們發現了一連串的需求。 作爲藝術媒體他們會關注到最新的力量以及可被研究性的現象,媒體願意去報道這些內容,因爲這是媒體的責任和需求;而對于機構,他們希望能挖掘年輕的藝術家,以投入最少、産出最大的方式經營,那麽這個時候他們對年輕藝術家的渴求和挖掘會變多;對于藏家,他們也希望能夠發現比較有意思的、對未來有投資價值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所以通過這一連串的需求,我們希望能做到一種鏈接。 盧濤:我覺得這是一種經濟模式的變化。舉個例子,在工業社會,往往對一個物件在信息、資源上的壟斷是長期獲得利潤的前提保障,信息、資源的流通是有人在設置壁壘的,以保證利潤最大化。但是到了現在信息社會,壁壘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回到藝術行業,大的畫廊對于藝術家的“捆綁”是有效的,但是相對小的畫廊跟藝術家始終是博弈的過程,經濟關系是一直存在的。從這個角度看,半野不是畫廊性質的,它是一個資源、信息融合的一個平台,我覺得半野的形態更像是互聯網經濟的另外一面。   I ART:半野聚集了很多資源,會不會慢慢開始與策展人、機構合作? 彭忠明:在這一方面,我們把自己定義爲一個爲藝術家創作和發聲提供更多支持的公益項目,它不涉及盈利,更談不上去做與機構、空間競爭的事情。如果非要從商業的角度看,我們更希望和願意成爲一座聯系藝術家和藝術機構、空間的橋梁。年輕藝術家的聚合能力是相對比較弱的,那麽如果以半野的形式串聯起來,這種聚合能力就會變大。半野有很好的條件,包括做藝術家駐地項目。 藝術家駐地項目希望能把外地藝術家邀請過來,更多的與杭州當地藝術家互動。邀請並不僅僅是讓藝術家來半野創作,最重要的落點是希望他們能與杭州本地藝術家有很好的互動。包括我們之後希望能與國外機構進行資源互換,把本地藝術家推到國外,把國外藝術家邀請到杭州。我們希望能一直做這樣的工作。 盧濤:其實我這邊還有隱形的一面。“半野藝術家地圖”(Banyan Art Map-ing)中的“Map-ing”很多人可能只是認爲是一個名字,但我對這個是很感興趣的,這也跟我平時從事的專業有關。我們在對這些藝術家進行梳理的時候,不僅僅是通過文章、視頻的簡單呈現,我們會形成一個庫,目前還是初期的信息采集過程,我們希望嘗試將這些信息點連接上。 舉個例子,像藝術家孫遜、陸壘,他們都與這個地方有關,那麽藝術家之間是不是還存在某些邏輯的隱性關系,這些關系不去做信息的整理、分析是看不到的,我希望能看到這些內容,看到之間的連線,包括其中的關鍵人是誰或者在此地對他有影響的關鍵事件是什麽。當然這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可能要半年或一年的時間,因爲這與采樣的數據越多、越豐富、越精准有關。這是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層面。   I ART:在這樣一個特有的空間中,每一個藝術家把個人的藝術經驗帶到一個共同的空間經驗中,又重新重組一種鑒于個人和公共性的碰撞,那你們是怎樣理解這種經驗碰撞關系的,並且是有怎樣一個前期的項目理念和計劃? 栗飛:首先我作爲一個典型的北方人對于南方來說,我考慮更多的是文化生態的不同導致藝術家介入社會的方式不同。還有一個事情加重了這種文化差異——剛來的第一天,北京同時進行的名叫“圓夢公寓”的項目,其中存在很強的差異性。 我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與這個環境的關系,我很意外的來到這裏,不會長居還會回到之前的環境,所以這種偶然不會給我的生活産生特別的影響,並且從表達上來講有種想要在這卻不能在這的感受。包括帶著“長城磚”來,會把之前沈重的部分在這裏表達。

German Memories of a Nation
A 600-year History in Objects

This exhibition will examine elements of German history from the past 600 yea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25 years ago.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reunification and beyond, the show will use o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addressing a German history which is full of both triumphs and tragedies.

Tracey Emin
The Last Great Adventure is You

8 October – 16 November 2014 South Galleries and 9 x 9 x 9, Bermondsey ‘The work is about rites of passage, of time and age, and the simple realisation that we are always alone.’ Tracey Emin, July 2014 White Cube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Last Great Adventure is You’, a major new exhibition by Tracey

Ai Weiwei at Blenheim Palace
艾未未在布倫海姆宮

This autumn, Blenheim Palace sees the launch of the new Blenheim Art Foundation, which brings an exciting new programme of contemporary art by leading international artists to the Palace. Opening on 1st October, celebrated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s largest UK exhibition launches the foundation in ‘Ai Weiwei at Blenheim Palace’, with more than 50 new

London Design Festival- Super Stimuli & Fabrica
超级刺激 & 工房

东伦敦一直是创意设计的聚集地。今年“伦敦设计节”(London Design Festival)上,作為“夏洛蒂切設計三角”(Shoreditch Design Triangle)活动官方場地的倫敦夏洛蒂切艾斯酒店(Ace Hotel London Shoreditch)一度成为了設計迷們的朝聖之地,其中两大主题展共同阐述了设计的力量。 《超級刺激》(Super Stimuli)——《當代設計評論》(Modern Design Review)雜誌策劃的設計展。該团队诚挚邀請了時下最搶眼的四位伦敦设计师來根据艾斯酒店的公共空间进行装置设计。 入口空間:Bethan Laura Wood《改變》(Alter)系列作品 長廊空間:Michael Marriott《聖傑羅米的研究》(St Jerome’s Study)裝置作品 大堂空間:Fabien Cappello《軟娛樂》(Soft Play)裝置作品 咖啡空間:Martino Gamper《正面背面》(Recto Verso)裝置作品 音乐,一直以来是设计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次以怀旧为主题的音乐集锦(Mix Tape Project)也将在艾斯酒店和雷姐妹(Sister Ray)唱片店播出。 《不寻常艺术馆》(Extra-Ordinary Gallery)——“工房”(Fabrica)研究設計工作室。由一群年轻设计师团队打造的系列产品,意大利制造,以细节设计来重新诠释日常小物。 www.acehotel.com/london www.moderndesignreview.com www.fabrica.it Photography by Peter Guenzel. Images Courtesy of Ace Hotel London Shoreditch Edited by Qiwen Ke

Interview with Engels
與肖像畫對話

每年夏季的肖像畫大獎賽一直以來都是國家肖像美術館備受矚目的一項活動。今年有來自全球的2377件參賽作品,有機會參與展覽的只有其中的55件,其中包括各類獎項,第一名甚至能豐收30000英鎊,  這對於青年藝術家們來說確實是筆豐碩的獎勵。 2014年是此項活動的第35個年頭,在開幕典禮上,一位“奇裝異服”的青年吸引了媒體們的目光。他並不是聚光燈下的明星藝術家,他此次的身份僅僅是位模特,綠葉——藝術家Patrik Graham的畫中人。 在瞭解該畫作創作背景的同時,無意中得知畫中人Engels竟然也是一位藝術家,和Graham一樣來自紐約的布魯克林。從被動參與藝術回到主動創作藝術的身份后,筆者專訪了這位來自布魯克林的海地藝術家Engels,聽他講述這些年的創作歷程。   1. Would you please give u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 I grew up in Port au Prince, Haiti with my family—mom, brothers, sisters, grandmother, aunt and uncle. I realized I was an artist when I was 11-years-old. I see beauty in everything.  I am an artist. I cannot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
「邊緣」藝術節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簡稱 The Fringe,邊緣藝術節。1947年,為了振興二戰后的歐洲藝術與文化產業,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成立了。當時有八個劇團不請自來,雖然一直得不到主辦方的認可,但在其後的幾年內越來越多的劇團成為了該節日的不速之客,“邊緣”這個詞也就此誕生。直到1958年,愛丁堡邊緣藝術節協會的成立使其更加規範化,并為觀眾提供了正規的信息平臺和購票渠道。出於藝術節特殊的歷史背景,它一直以來的宗旨就是:“不會有任何審覈制度,無論是誰,只要有故事有場地,都歡迎加入。” 如今,愛丁堡邊緣藝術節已然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藝術盛宴。今年更是有多達三千多場演出,其中涵蓋了戲劇、喜劇、舞蹈、默劇、馬戲、音樂劇、兒童劇、歌劇、展覽和活動等項目。 首次參加藝術節的朋友們,對於官網上大量的節目信息,往往都無從下手。這裡有幾種快速通道可以幫助你們提高效率: A. 查看往年的獲獎作品 B. 搜索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十大作品 C. 多數作品的宣傳海報上都會有各大媒體的星級評價 D. 如果預算有限,許多免費的秀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如果以上都不在你的選擇範圍內,那麼就只能在三千多部作品里逐一挑選。我們可以把邊緣藝術節比喻為一個實驗性的舞臺,但因為沒有任何的審覈制度,所以自然是良莠參半。 下面ART.ZIP會與大家分享親身體驗的13部作品: 1. Out of the Blue ★★★★★ 15位牛津畢業生組成的合唱團,在容納200﹣300的小劇場裡演出,座無虛席。在他們的團體中並沒有絕對的主角,每一首曲目都會輪換成員來領唱。雖然他們舞動的肢體語言略顯笨拙但是表現力與幽默感十足,並且與台下互動自然。總體而言,聲線滿分,默契度滿分,舞臺感染力滿分。最後一個滿分是因為他們會將所有的表演收入全部捐給世界第一家兒童收容所Helen and Douglas House。 https://tickets.edfringe.com/whats-on/out-of-the-blue 2. Lady Rizo ★★★★ 再來說說這位舞臺皇后,與男孩團體演出不同,這是一場個人的歌舞秀,附帶些豔舞的成份。她本人,性感的聲線,火辣的身材,天生的表演力,榮獲多個大獎也是不無道理的。外加一位電吉他兼大提琴手的配合無間的伴奏,也絕對是加分點,舞美部分也做的相當不錯。總體來說比較適合中老年人觀看。 https://tickets.edfringe.com/whats-on/lady-rizo 3. Back of the Bus ★☆ 這是一場以舞蹈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秀,它的賣點是在行駛中的公交車內表演,表演開始前觀眾必須先檢票上車。所以就形式與創意來說還是不錯的。但遺憾的是,演員根本就不會跳舞,若硬是歸為肢體表演,他們也不算是專業演員。另外服裝部份也很糟糕,像穿了睡衣出門,算是慘不忍睹。其次是他們與觀眾的互動環節,無聊到讓許多觀眾很無奈。但如果他們只為有次來藝術節的表演機會,那麼我認為他們算是成功了。 https://tickets.edfringe.com/whats-on/back-of-the-bus 4. Feral ★★★★☆ 很值得推薦的一部木偶劇。它屬於一部全新形式的木偶劇,結合了許多新媒體技術,有電腦、音效、攝像、燈光等。故事圍繞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鎮展開。但製作組對細節的考量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整個小鎮環境是由簡單的摺紙加上線描組成,人物由陶泥塑造,形象清新且與衆不同。因為是微型小鎮的關係,故事全靠工作人員手上的攝影機來現場直播;加上完美音效的串聯;到了特定的情景,觀眾還能聞到小鎮里的香味。還有它跌宕起伏的劇情,全年齡段都適合觀看。 https://tickets.edfringe.com/whats-on#q=show_performer%3Aferal 5. The Generation of Z

THE HUMAN FACTOR
人本要素

THE HUMAN FACTOR: THE FIGURE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17 June – 7 September 2014 Spanning the past 25 years, The Human Factor will bring together major works by 25 leading international artists who have fashioned new ways of using the figure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In addressing the body, the most frequently revisited subject in art’s

凯瑟琳·古德曼:人物写生
Catherine Goodman: Portraits from Life

17June 2014-23 November 2014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Jin Xinchun) 英国艺术家凯瑟琳·古德曼是2002年BP肖像奖得主。展览展出了她最新创作完成的肖像,这是为了与年度展相呼应。古德曼绘制的家人与朋友的肖像不仅仅相似度高,而且传达出强的的洞察力;可以使观众读懂她和笔下模特的内心世界。 古德曼绘制的肖像画包括电影导演斯蒂芬·弗雷斯、诗人和播音员黛茜·古德温、小说家维克拉姆·塞斯、王子绘画学院的学生、退伍士兵哈利·帕克和律师戴安娜·罗斯特朗。所有的画像都是古德曼在过去三年中于伦敦工作室创作完成,也是首次在国家肖像美术馆展出​。

08 Stop. Sun Yi’s Solo Exhibition
Suggestive Trajectories

问问自己每天都做了什么,是每天循规蹈矩的活着,还是偶尔也能从循规蹈矩中挖掘出一些趣味儿。 平日里,喝完的汽水罐捏了随手就丢进垃圾桶,看完的报纸集一堆也就称斤卖了,  好像这是我们一出生就既定的习惯。而打破这种习惯的,将一种习惯转换成另一种新的习惯,这就是艺术家孙毅在做的事。 他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小物——易拉罐和报纸——练习每日的必修课程,即是对艺术家身份的自我说服。其实每位艺术家都会用不同的媒介载体来表达他们的思想,重点不在于用什么素材,而在于表达。在(Can Series)和(Newspaper Series<copy>)中,孙毅探讨了一连串的关系论: 艺术家与艺术家本身的关系 你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你的关系 人和物的关系 物与物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 ……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庄子),往往我们想要的总在我们前进方向的背面。这种关系论并没有赏味期限,一听易拉罐和一张报纸,他就可以在每日的重复而又不重复中无限不循环下去。而在他的另一个系列(Sleepless)中,他也是用最普通的纸张与笔描绘自身当前的状态——无眠。 有问他关于此次展览的期待,他说并没有,这个展览算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的总结吧。他也表示自己会继续往这个方向走,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再办一次个展。现在的他正在Slade University of Art深造中,我实在是忍不住要爆料下他最新的战绩: 6月10日,如果你恰好去了Slade图书馆,如果你恰好要赶快截止的论文,如果你恰好在找论文的资料,如果你恰好发现你资料所处的“状态”和以前不同了,那恭喜你,请享受孙毅同学为你的创作。     Suggestive Trajectories Art would itself be conditioned by nonart… – Jacques Derrida What effectively covers and makes unseen Sun Yi as an artist and as perhaps above all an individual, is first and foremost

六四大屠杀25周年,
给马克思披上血染的中国红旗

英国时间2014年6月2日中午12时,流亡作家马建老师为纪念六四事件25周年,发起了一次称为“快闪”的行为艺术。他本人在卡尔马克思墓前,为其墓碑盖上中国国旗,  并展开演讲。在演讲中,他愤慨的撕毁了含有马克思主义的党章和童年时绘制的马克思像,  以表达自己曾被蒙蔽的双眼已经清醒,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即希望民众看清恐怖暴力的根源,恢复中国民族传统。演讲结束后,参与者纷纷在红旗上签下自己的姓名,插上白花,支持此次的行为艺术。     下文出自马建老师: 各位文友,今天我决定给己故马克思先生披上中国国旗,是经过思考的行为。 因为马克思的学说进入中国百年以来,已经用他的斗争与仇恨思想毁灭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使得中华民族变成了一个丧魂失魄的无根民族,而全世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伤害仍然一知半解。 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理论取得了政权,又以无产阶级专政统治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今天终于走到了尽头,因为他们己经成了当年被他们革了命的有产阶级。为了继续统治中国,他们一方面死死咬着马克思不放,一方面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理论方向包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继续成为执政者的看门狗。 确切地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三位一体的仇恨邪教”,他主张用血腥的革命去实现“历史必然规律”,中文叫“杀富济贫”,去“实现”人间天堂共产主义社会,而这个人间天堂完全是荒诞不经的白日梦。 所以,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主张用邪恶手段去追求虚幻目标的反科学、反人道、反文明学说。这“三位一体”全都是马克思本人一再强调的核心思想,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髓”。而这精髓又由列宁和斯大林传到了中国。 毫无疑问,没有马克思就不可能有列宁,没有列宁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毛泽东,也不会有文革,更不会有北京天安门大屠杀。中国国旗五星红旗的红色,就是被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屠杀的无数无辜人民的鲜血染成。 如果我们不认清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导作用,如果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以“暴力专政”为手段天天在镇压人民,如果不了解阶级斗争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全部撕裂。如果不面对半个多世纪的“无产阶级专政”把中国(所有)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以及法律科学界的精英人才迫害致死致残以致被自杀的历史,那我就不配用笔书写自已国家的现实与历史。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暴行,追求纯粹的文学艺术是耻辱,当然那也不会创造出令人们反思的优秀作品。 文友们,无神论者马克思的肉体早已朽烂,但他的幽灵却还在中国人民头顶徘徊。在中国,“见马克思去了”是所有共产党员对死亡的称谓。这也是说,今天躺在马克思身边的不只是美丽的燕妮,还有毛泽东、邓小平等所有埋在八宝山公墓的“马克思的学生们” 。而马克思主义依然做为中国宪法的灵魂统治着每一位中国人。今天,中国的所有大学都必须设有马克思主义必修课。 最后我要告诉马克思:你的故乡不是德国,是在中国,那儿的执政党仍然把你当作自己的祖先,却把自己的祖先踩进泥里,还口口声声大谈爱国;他们照搬你的全部思想理论,却宣称绝不照搬西方。在那里,你是国宝,汉奸们每年将为你举行全国祭奠。你可以见看见用鲜血编织的花圈如山如海,而不仅仅是因为北京天安门大屠杀二十五周年,我插在这儿的朵朵白色玖瑰。因为,除了目睹,无论以什么方式,都无法表达你给中国造成的悲剧。

07 Stop. Sh! Be Quiet
正在水性扬花

Weiwei, 旅居法國20年的跨界設計師,專欄作家,遊歷40余國。目前在巴黎杭州上海穿梭。對她來說,巴黎是家,水走塞納,角角落落,愛人孩子。江南有念,湖近湖遠,布帛錦緞,  看秀作秀。 這次恰逢她回國,和朋友帶上瓶紅酒,  倚在她家沙發里嘮嘮嗑便是一下午。這個女人性情豪放,瀟瀟灑灑走天涯,到哪都是社交女王。起初,從她口中述說她引以為豪的設計——中國元素,我腦海中浮現的保守派畫面實在無法與眼前這位野性女子掛鉤起來。 再聽說她即將在上海舉辦一場秀,她對我說這是場無規劃的服裝秀,是女朋友之間的私房話。雖然極想親臨現場一睹風采,但是時間點正好對上了重返倫敦的行程,所以我只好在朋友圈關注這場秀的即時動向。 秀只舉辦兩天:24/05 for ladies, 25/05 for gentlemen。當天,Weiwei邀上她的女性友人們一起揭開女性試衣間的“秘密”。期間還有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宋昭與滬上自由吉他手汪文偉的即興伴奏,另外還可以在會場欣賞到藝術家陳九先生的作品,是當代水墨形式就此次“水性揚花”主題的新演繹。 “不要忘記,羞怯原是抵擋不潔目光的盾牌。若無邪狎,那羞怯除了是精神上的束縛和污垢還能是什麼?也不要忘記,大地樂於感受體赤裸的雙腳,風兒渴望與你的頭髮嬉戲。(Weiwei)”

06 Stop. Local Memory
老杭州情懷

不知不覺回到杭州已十餘天,當初拍著胸脯誇耀杭州有多好,如今怕是只剩下霧霾和遊客的包圍。 但是杭州始終還是美的,本想好好介紹我眼中的“靜、逸、樸”, 但是估摸著大多人應該對我這個2b青年的文藝路線不怎麼感冒, 所以我還是決定用最近的見聞來說一說杭州的人文情懷和藝術味兒。   某天受邀去晚餐: “哪裡?” “就是西湖邊上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   這是一處老宅邸,脫胎于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它是用傳統木結構加磚牆承重建造的住宅,並且外門選用石料作門框,故稱“石庫門”,湖邊邨酒店就在這扇民國風味的石庫門內孕育而生⋯⋯   老闆也姓劉,尊稱劉老板,是位狂熱藝術愛好者。和他歡愉的介紹完我們雜誌後,他話匣子就開了: “有興趣研究藝術酒店麼?” “聽說過羅萊夏朵(RELAIS&CHATEAUX)麼?” “來,給你看看陸放老師的版畫集還有這裡掛著的真品” “還有著一整排琉璃” “⋯⋯”   臨別時, “哎,我想過把策展人的癮,將陸放老師的畫介紹到海外,可惜太忙” “他太忙?”我問 “他不忙,我忙”偷笑 “!!!”   目前湖邊邨酒店(Chaptel Hotel)是唯一一所羅萊夏朵集團推薦的杭州住所,在我的經歷裏能與它所能媲美的應該只有安縵法雲酒店了吧,也是個家鄉情懷分外濃的地方,只是缺少了湖邊邨那般的藝術味兒。                   

05 Stop. Runaway Bride? No Way!

闺蜜婚礼将至,大量功课自然少不了。我的第一要务就是替她挑选出一套完美嫁衣。   古典——前輩Helen Rose,她曾為Grace Kelly公主與Elizabeth Taylor縫嫁衣裳 奢華——當下名援最追捧的Marchesa品牌,由Georgina Chapman和Keren Craig聯手打造 簡潔——人人熟知的婚紗女王Vera Wang 但如果认为婚礼就是一对新人简单的走过场:宣读誓词,交换戒指,最后拥吻,那一定是还没有从梦里醒来。不久前,有人列出一张婚礼筹备清单,大大小小200多项,有这么多件琐事缠身,准新娘们应该个个都想逃离这个梦靥吧。针对于此,艺术家Lukka Sigurdardottir特意為男士們奉上一款婚紗“不把它吃完看你怎麼跑! ” 说到设计,她是有考虑到每一对新人的礼服都不会再有二次利用的价值(租借除外),这款婚纱除了能节省大比的开销外还能省去大把定制礼服与蛋糕的时间。 综上所述,由于闺蜜属于超级选择恐惧症兼易于上火体质,与其让她完成恐怖的婚礼筹备,还不如……给她堆块奶油蛋糕裙直接推进礼堂得了。   柯淇雯 Qiwen Ke

04 Stop. Hunting for the Big Egg

繼上週董小姐發佈的《哎呀媽呀,她咋是只雞 ?! 》之後,伴隨復活節的傳統,紐約客們正如火如荼地加入到“找蛋”的行列中。 從2012年開始,“the Faberge Big Egg Hunt”就被列為復活節最值得期待的事項之一。與早前愚人節Google Map線上活動“捕獲神奇寶貝”相比,在大都市里實戰顯然有意思多了,尤其是尋找當下最牛的藝術家,設計師和名人們“產物”!同時,這也是個慈善義賣活動,大眾可以自由地在官網上競標自己的心頭好。而在另一方面,藝術家們的身價與地位也被赤裸裸的暴露,這算是無形的壓力吧。 只可惜今年 “the Faberge Big Egg Hunt”的地點被更換到紐約,身處倫敦的小夥伴們都無緣成為“找蛋”一員,唯有在線上一飽眼福,網址是http://thebigegghunt.org/ 或者參與以下彩蛋配對遊戲,只要你對自己的藝術知識儲備和鑑賞力有充分的自信: 1.傑夫·昆斯(Jeffrey Koons)藝術家,代表作氣球狗(Balloon Dog)用不銹鋼材質表現氣球 2.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築師,普利茲克和斯特林大獎得主,代表作21世紀藝術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21st Century Arts),風格是新未來主義 3.翠西·艾敏(Tracey Emin),YBA-Young British Artists英國青年藝術家之一,代表作1963﹣1995年期間每個在我床上和我睡過的人(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 With 1963-1995,My Bed),風格是作品即時性,材料開放性,刺激大眾感官。 4.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an)時裝設計師,以Polo為商標,經典款網格短袖襯衫 5.馬克·奎安(Marc Quinn),YBA-Young British Artists英國青年藝術家之一,代表作雕塑怀孕的艾莉森·拉帕(Alison Lapper Pregnant),用材廣泛,有大理石,血液,冰等 6.本傑明·閃耀(Benjamin Shine),時裝與產品設計師,紅點設計大獎得主,善用跨領域結合方法 7.威爾士親王與康沃公爵夫人的贈送的經典人物形象 8.瑪麗·馬丁利(Mary Mattingly)視覺藝術家,探討家居,旅遊,繪圖和人的關係,代表作可穿戴的家園“Wearable Homes” 9.克裡斯·卡納布奇(Chris Carnabuci)與CA/CHE工作室合作,數控方法  

03 Stop. The Label Effect of Jean Paul Gaultier
時尚大師JPG的標籤效應

近日,在倫敦芭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Art Gallery),“高緹耶的時裝世界:從街頭到時裝天橋(The Fashion World of Jean Paul Gaultier From the Sidewalk to the Catwalk)”的回顧展上,讓·保羅·高緹耶(Jean Paul Gaultier)展示了他塵封近四十年的儲物間,滿滿都是服裝,飾品,照片,影像,玩偶…… 他,法國時裝設計師,因上世紀在法國高雅的時尚殿堂內翻雲覆雨,“時尚界搗蛋鬼(fashion’s enfant terrible)”的稱號就此而來。也因為他認為美不是唯一的,所以他絕對不會滿足于追求穩定與统一。多年來,老爺子不斷的打破文化邊界,性別界限,重新定義了雌雄同體,顛覆了時尚的代名词……在他的字典里沒有規則可循,只要他認為是傳統的,過時的,但值得把玩的,他都會參一腳。這不是搗蛋鬼還能是什麼呢,真恨不得把所有的領域都貼上“by Jean Paul Gaultier”的標籤。 那么他的標籤魅力何在?他能把傳統緊身胸衣改成錐形體,使麥當娜在《金发女的野心世界巡演(Blonde Ambition World Tour)1990》大放光彩;他能在0號模特風行的當下,大膽起用大號模特替他走秀,令他“異類”的模特們論頻頻見報;他更有能力在管理自己同名品牌的同時,成為愛馬仕(Hermès)的設計總監…… 這些也許並不稱奇,總有人會唏噓他是因為過早地闖蕩時尚界才佔領了一席之地,也有人會不滿他選取的題材只是過於顛覆,極具爭議,所以才鮮有人去挑戰罷了,例如男人裙,“異類”模特,聖母系列等。 那麼如果就只有藍白條紋呢?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兩條線。這是老爺子在過去二十幾年里最反覆把玩的元素,樂此不疲,那麼他是如何牢牢鞏固其地位的不動搖——一直保持著藍白條紋元素等同“by Jean Paul Gaultier”的標籤,不論是在崇尚繁複美的過去,還是極簡主義氾濫的今天。 先來說說藍白條紋的歷史,經典的法國藍白條紋套頭衫曾作為法國佈列塔尼地區的水手制服,因此也可稱為“佈列塔尼條紋衫”(Breton Stripes)。而今的流行產品中,藍白條紋似乎沒有蘊含其歷史價值,而更多的被賦予了極簡主義,廣泛運用在平面圖形里。   下面再來看看老爺子手裡的這個經典元素是如何隨时代变迁而演變的。 2000“印度水手”禮服,長裙由鴕鳥羽毛拼接而成/ 2003春夏鈕釦系列,以棕櫚葉為原型的夾克帽衫/ 2011春夏系列,優雅的荷葉裙襬配上經典條紋   當然,老爺子也愛跨界設計: 2011年,老爺子和法國家居品牌Roche Bobois合作推出了水手條紋系列。這次他故意將條紋扭曲變形,更好的襯托出家居的線條美與空間的無限延展性,將視覺衝擊力推向巔峰。 。 2012年,老爺子也喝起了健怡可口可樂(Diet Coke)。作為新任創意總監,他相應推出了三款標誌性設計,其中一款就是藍白條紋型的可口可樂。再配上他經典的條紋裝,加上不羈的男女混淆裝扮,這則廣告一經播出,老爺子的經典標籤重現,限量版可乐瓶當即被搶購一空。 2013年,女孩與水手的限量版香水上市,而亮點就是包裝採用了藍白條紋。 。 最後,再來看下老爺子對藍白條紋有多專情吧。這幅肖像畫是由皮埃爾·吉爾(Pierre et Gilles)于1990年的創作,在當時老爺子手捧鮮花,仍然身著他的摯愛藍白條紋。所以還有什麼理由不貼上“by Jean Paul Gaultier”的標籤呢!   Text by

02 Stop. Sir John Soane’s Museum
燭光下的寶藏

倫敦的生活豐富多彩,如果不好好整理每個月的日程,你又會錯過一個浪漫的夜晚。 約翰·索恩爵士博物館(Sir John Soane Museum)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燭光之夜”(Candlelight),只有200名的限額。其實在我首次參觀約翰·索恩爵士的私人收藏時,我就知道了這個活動,但“下次”總是很好的搪塞了我的惰性。而當再次從Nicola(Persephone Books)口中聽到對它的大力讚賞時,我便下決心把“下次”提上我的日程。 儘管我與Michelle提前40分鐘抵達,但還是排到了100人開外,這熱度可想而知。在6點左右門衛會開始發放通行證,沒拿到手的只能等下次了。在又經過了1個多小時等待後,“博物館奇妙夜”才算正式開始。這裡我只會提及我最鍾愛的部分,為打算去的朋友們留些懸念。 黑夜,總有一絲窺視的意味,燭光下的藏品並沒有像日光下展示來的那樣直接,卻是多了些許神秘。 我們走進一個迴廊,月光透過屋頂透明玻璃,映襯著最底層的石棺,石棺內側佈滿了圖案,微弱的燭光下它並不是那般清晰。石棺旁的桌台上有一張便條……此般靜謐而又詭異的氛圍,令我完全陶醉在考古學家的角色扮演中。其中有趣的是,當年這具石棺價值2000磅,因為昂貴的費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把石棺拒之門外,於是1824年約翰·索恩爵士把它收入自家宅邸並連著舉辦了3天盛大的晚宴,這足以證明他強大的財力與對文物的狂熱。 雖然只有微弱的燭光,但他們對於宅邸的裝飾卻是細節滿滿。順帶一提,除了藏品外我有註意到每個房間都會被擺上一種干的植物作裝飾?看起來十分的襯景,只是不知道是什麼罷了。                                                                                        

01 Stop. Persephone Books
一本裝在包包裡的藝術

出門走走,總會遇見驚喜,尤其是在倫敦街頭。當時, 我正愁拿我favourite名單中的哪個做我的開篇博客時,它就這麼不期而然的出現了。 灰色櫥窗,面積不過20平米, Persephone坐落在一條靜謐的街道中, 周圍盡是些精緻的小眾店, 當我推門而入的第一眼, 我當即決定向店主發Email邀約採訪。 Nicola,書店創立者也是作家之一, 會約見這位可愛的老太太純粹因為她書籍獨有的氣質,不同與其他。用藝術風格來描述,“Classic”她是這樣形容的。 1999年成立至今,Persephone Books獨家發行了104本書,大多數是女性作家出品。在書籍的外觀設計上Nicola一直有自己的堅持——簡潔的灰面和白色標題,內襯法式花底紋樣——15年來不曾改變。每一本書都會按照發行時間排上序號,每一本書也都有特定的花底紋樣與書籤。 在一個陽光的午後,如果你有大把時間可以揮霍,不妨去這家書店走走。這裡有104本書籍,除了標題,封面上沒有任何標榜的言語,所以你需要細細的去品味,才能找到一本適合你的書,當然你一定會享受這尋找的過程。 . “Persephone的書籍,是人們茶餘飯後之閒讀,它同樣也是一本裝在包包裡的藝術。”                                                                                  

                   

© 2011 ART.ZIP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7 2050 415202

Site by X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