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contemporary art

Strangers: Daido Moriyama and Hiroshi Sugimoto
陌生人:森山大道與杉本博司

Strangers(1*): Daido Moriyama and Hiroshi Sugimoto   “Each instant covers the entire world.” Dogen: Shobogen “每個瞬間都包含了整個宇宙的無限。” ——道元禪師《正眼法藏》 It is not often that two major exhibitions of two artists of the same media, of the same nationality and approximate maturity occur in the same city at the same time with such contrasting outcomes. Indeed, what might

Interview with Fang Lijun—— Exploring Portraits and Porcelain
專訪方力钧——探索面孔与陶瓷

Ashmolean Museum, Oxford 14.10.2023 – 13.04.2024   Ashmolean Museum in Oxford is currently hosting a solo exhibition by renowned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 Fang Lijun, titled Fang Lijun: Faces and Ceramics. This exhibition is meticulously curated by Professor Shelagh Vainker, who serves as both the curator for Chinese Art at the Ashmolean Museum and an Associate

The Brink
塵埃之盡

7th – 9th October, 2023 Ugly Duck   Frieze week is as popular as ever, drawing art enthusiasts and collec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During this vibrant week, we’re excited to see a dynamic and highly talented team of young curators, Tiderip and their exhibition “The Brink”.  The team is making their mark on the

Thierry Noir:Techno
特里·諾爾:電音

  Christie’s 28th September – 2nd October 2023   This autumn, Christie’s presents “Thierry Noir: Techno,” an immersive installation by the iconic Berlin artist Thierry Noir that is infused with music-inspired creativity. This remarkable exhibition is a collaborative effort with London’s legendary nightclub, Fabric. Thierry Noir began his artistic journey when he relocated from France

David Hockney: Bigger & Closer (not smaller & further away)
大衛·霍克尼:更大更近(而不是更小更遠)

22 February – 3 December 2023 Lightroom, King’s Cross   Designed by 59 Productions in collaboration with Haworth Tompkins, Lighroom in King’s Cross is a sister space to the award-winning Bridge Theatre. This is London’s newest home for artist-led shows and the current host of the immersive exhibition “David Hockney: Bigger & Closer (not smaller

Interview with Evan Pricco: Constant Conversation between Street and Gallery
專訪埃文·普里科:街頭與畫廊的持續對話

Beyond the Streets London Saatchi Gallery 17 February  – 9 May 2023   Unveiled in February, Beyond the Streets London, supported by Adidas Originals, presents a resplendent display of over 100 international artists’ creations, ranging from audacious train writers to esteemed large-scale muralists. This unparalleled exhibition, which encompasses all three floors of the renowned Saatchi Gallery

Mike Nelson: Extinction Beckons
Mike Nelson: 逝去的召喚

Hayward Gallery 02 Feb – o7 May 2023   The Hayward Gallery is currently showcasing a survey exhibition of large-scale immersive installations and sculptural works by acclaimed British artist Mike Nelson, titled “Extinction Beckons.” This exhibition features psychologically charged installations that transport viewers into captivating fictional worlds with a resemblance to our own. Nelson, who

Liste Art Fair Basel 2022
2022 瑞士巴塞爾 Liste 藝術博覽會

Messe Basel, Hall 1.1 13 – 19 June 2022 The renowned Art Basel in Basel, Switzerland attracts unrivalled attention from the art world every year, but right next door sits Liste, an art hub just as worth exploring. Liste Art Fair Basel 2022 took place for the second time in Hall 1.1 of Messe Basel,

Van Gogh Self-Portraits
梵高自画像

The Courtauld Gallery 3 February –8 May 2022   The first ever exhibition devoted to Vincent van Gogh’s self-portraits across his entire career will take place at The Courtauld Gallery from 3 February – 8 May 2022. Van Gogh Self-Portraits takes as its springboard Van Gogh’s iconic 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one of the most

Andreas Gursky: Redefining Photography
安德列斯‧古爾斯基:重塑攝影

2018年1月25日,德國著名當代攝影藝術家安德烈斯•古爾斯基的首次英國大型回顧展在倫敦海沃德畫廊舉辦,此次展出了他藝術生涯近40年來的60幅作品,也包括其以430萬美元創下過最貴攝影作品拍賣紀錄的《Rhein II 》,倫敦海沃德畫廊主策展人——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主策展人拉爾夫·魯格夫親自為你講解這位藝術家和他的藝術是如何重新定義了攝影在藝術史當中的地位。 On January 25, 2018, the famous German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artist Andres Gursky’s first large-scale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in the UK was held at Hayward Gallery in London. It exhibited 60 works of his artistic career in the last 40 years, also includes “Rhein II”, which had set a record auction price of the ...

Marc Quinn: Under the Skin (1)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 (上)

CAFA Art Museum, Beijing, will present a selection of the work of the acclaimed British artist Marc Quinn this March. One of the leading artists of his generation, Quinn’s work explores recurring themes of art and science; the human body; emotion; and the perception of beauty. For the artist’s first solo museum exhibition in China, works have been drawn from across his 30-year career and from multiple series, exploring his enduring interest in identity.

Rosetta Stone: Why is it the treasure of the British Museum?
羅塞塔石碑:為什麼它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講羅塞塔石碑,這塊石碑算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塊石碑現在就展出在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觀眾慕名而來,為了保護這個石碑,大英博物館特地弄了一個複製品,讓觀眾可以上手摸一摸,但因為摸的人太多了,所以每隔幾年就得重新再做一個複製品。 圍繞這塊石碑也是有著非常多的傳奇故事,也有很多人認為它和外星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為什麼這個塊石碑在800多萬件藏品當中具有如此特殊的地位,為什麼全世界研究古埃及的學者和專家都對他頂禮膜拜?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講關於羅塞塔石碑的故事。 咱們先說說這塊石碑是怎麼發現的,又是怎麼落到英國人手裡的。 話說在1799年的時候,當時拿破崙帶領的法國軍隊佔領者埃及,在那年的7月15日,法軍在尼羅河三角洲上的港口城鎮羅塞塔(今日亦稱為拉希德)郊外修築基地,意外地挖出來一塊黑色的大石頭,當時管事兒的一個法國上尉,有點兒文化,覺得這個東西不一般,密密麻麻寫了這麼多看不懂的字,所以他就上報給了聖朱利安要塞的指揮官阿卜達拉·傑克·德·門努瓦(Abdallah Jacques de Menou)。指揮官就把這塊石碑送往了拿破崙在開羅設立的古埃及研究所,讓科學家研究分析這塊石板,因為在羅塞塔這個地方發現的,也就取名叫做羅塞塔石碑了。 那本來是法國人發現的,怎麼後來又到英國人手裡了呢?因為在1801年,英國軍隊把法國軍隊打敗了,控制了埃及,而法國所獲得的這些文物,英國人覺得也是自己的戰利品,要歸自己,本來當時法國的科學家是希望帶回發過去的,但英國人就是不同意,甚至法國的自然學家艾奇恩那·若弗魯瓦·聖-蒂萊爾(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還給英國大使威廉·理查·漢彌爾頓爵士(Sir William Richard Hamilton)寫信說“你們要是強取豪奪,我就把這批文物都給毀了,玉石俱焚,我拿不著,也不給你留下” 後來英法雙方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壓力山大降書Capitulation of Alexandria》,法國根據條約要將所有發現的文物也一併交給英國,所以可見哈,打仗打輸了簽訂條約都是不平等條約,槍桿子打不下來的,通過談判拿回來純屬是扯淡,全世界都一樣。 後來呢,法國人也挺壞,偷摸的把石碑藏個小船上想偷偷運回法國,但後來半路上就被英軍給抓回來了,不過事後兩家商量哈,研究成果和拓片可以給法國,但石碑歸屬英國。 所以看了這個故事以後,我們知道哈,本來是埃及人的文物,被英法兩家給搶了,然後對自己的文物毫無發言權,即使到現在,埃及文化部的官員還是在奔走呼籲,希望英國能將這塊石碑歸還給埃及,但希望非常渺茫,因為這個石碑要是送回去了,那木乃伊是不是也得送回去?那大英博物館里這800萬件藏品有多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肯定很多是正常收藏的,但大英帝國輝煌時期從別的國家順回來的估計也不少吧。 咱們說回來哈,到了1802年,羅塞塔石碑來到了英國,并以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名義捐獻給了大英博物館,此後至今的200多年,一直陳列于大英博物館。 說完了來歷,那咱們得說說這個石碑為什麼這麼重要了。其實這塊石碑並不大,高112,寬75cm 厚28cm,由花崗岩製成,應該是一個更大的石碑破碎以後的一部分殘骸,但就是這麼塊不大的石板,卻密密麻麻了寫了好多文字和符號,而且一看就是3種不同的文字,最上面14行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又叫做圣書體,是代表寫給神明的文字,中間是32行埃及文字,就是日常平民使用的文字,最下面54行是古希臘文。 這就厲害了,因為從公元4世紀之後,尼羅河文明就開始沒落,這種所謂的和神明交流的象形文字的使用方法就失傳了,雖然很多歷史和考古學家竭盡所能去研究和破解但一直都沒法解讀這些文字的含義,雖然埃及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文字,但都不知道什麼意思,直到羅塞塔石板的出現。 因為當時希臘控制著埃及,所以所有官方的文書都需要有希臘文的翻譯作為對照,而且古希臘文在歐洲一直都有人研究,是可以讀懂的,所以這塊石碑就為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一個線索,而失傳了1400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也漸漸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雖然是有了參照物,但破解工作還是很艱難,前後差不多用了近30年的時間,這其中有兩位同志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一位是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Thomas Young),他發現這個碑文當中對應著“托勒密”的發音的文字,但是他搞不明白埃及文字的符號到底代表了什麼,其實這個對中國人來說特別好理解, 舉個例子哈,“巧克力”這三個字,其實中文這三個字沒啥具體意義,這幾個字是“Chocolate”發音的模擬,你要是卡在這裡,說為啥是“巧克力”這三個字,不是“橋殼里”呢,這個其實沒有意義,因為是音譯而已,本身的文字沒有關係。所以托馬斯同志就卡在這了,只找到了對應名字的文字,但他想不明白,不知道為啥是這幾個字。 第二位就比較厲害了,是法國學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他發現呢,大家一直都認為埃及象形文字是表義的文字,但其實其中很多符號是表音的,而這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從此他們破解工作就順利了很多, 但是,其實這個破解工作啊,當時沒有中國人參加,要是有中國人參與的話,可能用不了 30年,10年就解決問題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文字,有些地方和埃及文字有些類似,卡住西方學者的最大阻礙,其實就是我們的形聲字的問題,比如哈,“聞”這個字,形象上是耳朵貼在門上,聽聲音,非常形象,但發音是從門的音,再比如,“裹”這個字,很形象,衣服打開,裡面,但發音是發“里”的音,所以中文也是及表意也表聲的一種文字,在西方學者撓破頭的時候,我一看就明白了,就是因為他們一輩子用的都是表音的文字,不知道象形文字其實也是可以表音的。 話說回來,至此,因為羅塞塔石碑的出現,古埃及文明中失落的文字漸漸開始被大家所解讀,出現了大量的新的研究和發現,因為整個西方世界普遍認為西方的文明起源於埃及,所以這塊石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好像是祖上傳下來了一部天書,看不懂,現在終於能看懂了,這也是為什麼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學者專家都將羅塞塔石碑奉為聖物的原因。 那問題又來了,這塊石碑上到底記錄了什麼?是不是像有的人傳說的一樣,記錄著和神明交流或者和外星人溝通的信息呢? 很遺憾,從字面上來說,這塊是板上記錄的就是一些官方歌功頌德的文字,公元前196年,為了紀念當時13歲的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加冕1週年,祭司們製作了這個石碑,記錄了法老世襲王位的正統性,以及所實施的一些惠民措施,并獲得了人名的擁護等等等等。 雖然羅塞塔石碑的碑文當中記錄的信息都很無聊,但卻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中國、古埃及,以及更早的蘇米爾文明,都是使用象形文字的種族,而且這些文明當中都提到這種象形文字是和神靈交流的工具,我們的甲骨文也是占卜和祭祀時候刻在龜殼上的,也算是和神明交往時候使用的, 很多跡象表明,這幾個古老文明可能在上古時期就有過交流,如果腦洞開的更大一點,也有可能是一個使用象形文字的遠古文明或者地外文明,將他們的文字傳授給地球上的人們,播下了文明的火種,加速了人類發展的步伐,人類在短短1萬年時間里就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了,完成了以往幾百萬年都沒有取得的成績。 嗯,這都是我瞎猜的,不過我們的宗旨就是用激情去擴充腦洞,大膽的假設,嚴謹求證的漫漫長路則用來充實我們的後半輩子。再說一句,羅薩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館展出來的,已經經過了很多的考量,不會展出一個太有爭議性的展品,但同時,大英博物館裡面還有很多來自蘇米爾文明時期的泥板,用楔形文字記錄著很多幾萬年前的上古歷史,其實我覺得那些沒拿出來展的藏品,才是大英博物館真正的鎮館之寶。 More Videos

Marc Quinn: Under the Skin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

CAFA Art Museum 8 March – 24 April 2019 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9年3月8日至4月 24日 CAFA Art Museum, Beijing, will present a selection of the work of the acclaimed British artist Marc Quinn this March. One of the leading artists of his generation, Quinn’s work explores recurring themes of art and science; the human body; emotion; and the perception

Mind the Gap
小心間隙

Mind The Gap is the seco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Banana Jam and ArtSalon+ in Shenzhen, and brings together 14 contemporary artists based in China, Europe, and the UK, who represent the very best artistic talent in their chosen mediums.

Book Review: ‘Avant-Garde’ Art Groups in China, 1979-1989 by Paul Gladston
書評:保羅•葛思諦《中國1979至89的“前衛”藝術團體》

作者:龔之允 發佈時間:20 Feb 2017       In 2013, Prof. Paul Gladston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published ‘Avant-Garde’ Art Groups in China, 1979-1989, an English art history monograph focuses on the original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There are a few publications about the avant-garde art groups in the 1980s China, for instance The ’85 Movement (2

Tetsumi Kudo
日本戰後藝術家工藤哲巳

  Hauser & Wirth London, North Gallery 22 September – 21 November 2015 .   此次HAUSER & WIRTH畫廊展出了工藤哲巳于1963至1972頭十年在巴黎創作的代表作品。強烈的視覺衝擊是進入畫廊的直觀感受。展廳被綠色的人工草坪包圍覆蓋,色彩跳躍的藝術作品在空間中吸引著觀眾的駐足欣賞。但乍看之下的鮮豔與活躍只是腐敗與墮落的假象。由廢棄工業原料製成的蛹、寄居動物、陽具等諸多腐敗腐爛元素構成的裝置和雕塑被豔麗外表所覆蓋,傾訴著藝術家對於日本戰後社會一派繁華表面之下的衰退本質的諷刺。 二戰之後如核彈爆炸所遺留的環境問題,由科技帶動的經濟快速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引起了日本社會的廣泛討論和思考,Kudo也通過他的藝術作品闡釋了他在美學、哲學上對於污染、科技和西方人道主義的深刻思考。’Garden of the Metamorphosis in the Space Capsule’展現了一個在UV燈照射下的詭異花園。巨大的人工假花零落地生長在幽暗的環境中,地上散落著破碎的人的肢體。裝置只能被從一個小門中窺探,可怕的綠色標牌上寫著 “for nostalgic purpose (為了懷舊)”。作品創造了一個怪異但極具視覺吸引的空間,其展現的衰敗頹廢惹人駐足觀看,但卻暗示著核污染后被遺留的、被廢棄的社會景象。Kudo在這件作品之後的形式更加畸形,顏色也更加飽和。 在Kudo70年代后所做的小型裝置中,陽具從花盆中如植物般被種植及生長,或者與人工製造的泥土、蛹、蛇皮、毛髮等材料被擱置於溫室般的塑料圓形罩中培育。20世紀60年代日本處於經濟急速發展時期,社會形勢一派欣欣向榮。發展前景的美好和光明在每個人心中蔓延,人們忽略了社會中陰暗和不利的因素,任何事情都已經濟發展為優先。在這個時期藝術界做了實驗性的新嘗試,一反往日的文化自卑感,而逐漸建立起了與西方文化抗衡的自信心。美國策展人亞歷山大·孟璐(Alexandra Munroe)曾一語道破日本當代藝術的展覽態勢:“日本當代藝術史是多麼的年輕和令人憂慮,他被來自日本本土、周邊地區以及西方世界的三重力量所決定和形塑。”工藤哲巳是“新前衛(New Avant-Garde)”運動中的一位代表藝術家。他對性器官的大量應用是對當時日本社會的挑釁,而大量生長的性器官與在溫室中被培育的性器官更是暗喻著社會矛盾與問題在看似舒適的環境中悄然滋生。 Kudo意欲通過藝術作品表達社會繁榮的假象,質問日本文化能否脫離西方文化語境而獨立,是否只能在與其他文化的對比中誕生與成長?工藤哲巳在藝術美學話題上的討論研究對之後的藝術家有著深遠的影響。他身為日本“戰後藝術家”的一位先鋒代表,其作品形式、應用元素及強烈的色彩視覺衝擊力具有強烈的日本當代藝術風格,與知名的國際藝術家草間彌生及村上隆均具有很高的視覺辨識度。

The definition of ‘curator’ of contemporary arts
當代藝術中的“策展人”概念

When referr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curator’, different people working in different fields give different answers. Mostly, people describe a curator as an organizer, a director, a manager, and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that would think curators are personnel responsible for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art dealing.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arts, the definitions are limited, or defined with preconceived bias. However at least, it seems ‘curator’ is a role filled with multiple ident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Carsten Höller: Decision
卡斯滕•霍勒:抉擇

This major exhibition at Hayward Gallery 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Höller’s works, from newly made pieces that have been especially commissioned, to key early artworks like The Pinocchio Effect (1994) and Upside Down Goggles (1994-2009). It brings together kinetic sculptures, videos, installations and light works that are designed to profoundly re-orientate our awareness of time and space, reflecting Höller’s wide‐ranging interest in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Lynette Yiadom-Boakye selects from the V-A-C collection
麗奈特·伊丹-博克易與VAC藏品合作的策展項目

Natures, Natural and Unnatural 17 Mar – 14 Jun Whitechaple Gallery Turner Prize nominated artist Lynette Yiadom-Boakye (b.1977) known for her striking figurative paintings of imagined characters, selects works inspired by nature from the V-A-C collection. Celebrating the arrival of Spring is Natures, Natural and Unnatural, a display that uses nature as inspiration in different

Inventing Impressionism
打造印象派

4 March – 31 May 2015 National Gallery   So universally popular are the Impressionists today, it’s hard to imagine a time when they weren’t. But in the early 1870s they struggled to be accepted. Shunned by the art establishment, they were even lambasted as ‘lunatics’ by one critic. One man, however, recognised their worth

Roman Signer: Slow Movement
羅曼•西格納:慢動作

4 March 2015 – 31 May 2015 The Curve at Barbic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for sculptural installations and video works, Swiss artist Roman Signer presents Slow Movement, a new installation for the Curve using the kayak, a longstanding symbol and form in his work for three decades. Specifically made for this show, a kayak navigates the

西遊新記

2015年新春之際,在中國農曆新年的大年初二, 英國華人藝術協會與全球音樂與藝術融合慈善基金會共同攜手在歷史悠久的倫敦查爾頓莊園舉辦了大型迎春慶祝活動, 其中包括了英國中樂團的演出以及持續一個月時間的大型中國旅英藝術家群展《西遊新記》。值得一提的是,

Adventures of the Black Square
黑方歷險記

Adventures of the Black Square: Abstract Art and Society 1915 – 2015   15 January – 6 April 2015, Galleries 1, 8 & Victor Petitgas Gallery (Gallery 9) A major new exhibition tracing a century of Abstract art from 1915 to today is on show at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from 15 January 2015. It brings together

POST POP: EAST MEETS WEST
后波普:當東方遇到西方

The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250 works by 110 artists from China,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aiwan, the UK and the USA i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celebrating Pop Art’s legacy. Post Pop: East Meets West examines why of all the twentieth century’s art movements, Pop Art has had such a powerful influence over artists from world

Frieze Art Fair 2014
富麗茲藝術博覽會2014

Frieze London 2014: Strong Presentations and New Design make an Energetic 12th Edition At the close of the 12th edition of Frieze London, participating galleries and visitors gave praise for the fair’s energy and applauded Universal Design Studio’s intelligent approach to the new layout. This year, Frieze London brought 162 galleries from 25 territories under

Fiona Banner: Killer Beasts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Fiona Banner was born in 1966, and attended Kingston University in the late 1980’s, before going onto Goldsmiths College, London in 1990. She had her first solo show at City Racing; (1994), an artist run space in South London. And in 1995 was included in General Release: Young British Artists,

Studio in Contemporary Art
當代藝術中的工作室

TEXT BY 撰文 x Peng Zuqiang 彭祖強 It’s interesting to think about how the subject of ‘studio’ has been addressed in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s. Studio as a place of making art work, is therefore also the very subject of an artwork. However, presenting Self-reflexivity through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udio is frequent, without offering a

Anselm Kiefer
安塞姆·基弗

理想廢墟中的守望者──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9月27日,德國藝術家安塞姆 · 基弗在英國的首次大型回顧展在倫敦皇家藝術學會開幕,這也是今年下半年在英國舉辦的各種藝術展覽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安塞姆 · 基弗是當代最為重要的藝術家, 他被譽為是“戰後德國精神廢墟中誕生的詩人”,他的作品充滿了史詩般的文學性,通過運用不同材料製作的宏大繪畫來表現嚴肅深刻的歷史主題,佇立於他的繪畫之前,你會深深地被他作品中散髮出來的詩意美感而打動,一種深沉厚重的歷史帶入感震撼著每一個觀者的心靈。 此次在倫敦的大型回顧展展示了安塞姆·基弗超過40年的藝術生涯,彙聚了他各個時期不同創作方式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水彩、版畫、裝置和攝影等各種藝術形式的作品。除此之外,展覽中基弗還特地為皇家藝術學會的廣場量身定製了大型的裝置作品。從他的作品不難看出,他將歷史事件、神話傳說、文學、哲學和科學結合到自己的創作之中,運用各種隱喻來抒發對我們人類社會不同時態的深刻思考。在皇家藝術學會展廳當中,基弗代表性的巨幅繪畫佔滿了整個牆面,由碎玻璃、油彩、金屬、石頭或者是植物混雜構成的畫面張力十足,由代表毀滅、淩亂和破碎的隻言片語匯成一幅靜逸的、散髮著詩意的宏偉畫卷。 對於觀眾來說,超大尺寸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在視覺上的衝擊往往成為了基弗的一個標籤,他極具風格和現代性的創作手法和師從藝術大師博伊斯的經歷也往往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但他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今世界一流的藝術家,還是源於其作品背後所飽含的人文情懷。大部份的評論認為,基弗的創作是來源于對二戰和德國歷史的反思和追問,作品中往往表現出一種破敗的、空曠的蒼涼之感,對德國那一段黑暗的時期進行徹底的批判。但當看到他作品原作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樣簡單生硬的文字是絕對無法描繪作品所表達的那種宏大敘事和複雜的情緒的。是的,基弗的確是通過他的作品描繪了很多被納粹劫掠過後的廢墟,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對納粹或者德國的一種形式主義的批判,而是對我們人類本身基因里保存的那份殘忍的一種揭示,而且帶著幾分憐憫和無奈,讓我們感受到作為自譽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其靈魂是多麼的卑微于無力。就像基弗所說的那樣“我的興趣不在真相本身,而是在於真相所處的語境。”基弗用自己的藝術語言來面對自己民族的過往,並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而更多的是反思“人”在歷史洪流中所起到的作用,這種對“真相”並不科學的探討和追問也許是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徑。 作為一名觀眾,或者說旁觀者,當我們把基弗所處的上下文聯繫起來思考,便又會有新的發現,德國人一直被我們視為是極度尊重規則和理性的民族,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卻誕生了希特勒和納粹這樣瘋狂的人們,他們將德國的浪漫主義引向了惡魔的深淵,納粹時期的德國藝術表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感染力被打上了恐怖和罪惡的標籤,隨著二戰的結束,德國的浪漫主義成為了國家災難和恥辱的原罪,但通過基弗的藝術,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位德國藝術家用粗糙、奔放、恢弘的藝術語言所構建的正是德國浪漫主義情懷的新的希望,他用淩亂的、破碎的、破敗的各種廢物創作出深沉美麗的繪畫,像一位深沉的守護者,默默的守衛在德國浪漫主義的廢墟當中。 Anselm Kiefer Royal Academy of Arts 27 September -14 December 2014 In September 2014,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will present the first major retrospective of Anselm Kiefer’s work to be held in the UK.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s

Bharti Kher: Black Dogs

By Rajesh Punj Bharti Kh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ding female protagonists of a new generation of artists holding their own in India today. Having broken onto the international art scene with her work The Skin Speaks a Language Not Its Own 2006, that comprises of a life size fibreglass elephant recoiling on the floor,

HARVEST
食以載道

作者:王梓存   位於昆士蘭州南部的昆州首府布里斯本,是一座澳洲新奉獻給人們的世界級城市(Australia’s new world city),而南岸(Southbank)作為布里斯本的文化藝術中心,  也常常會賦予城市驚喜。當代藝術館(GOMA)則總是會在這種驚喜中給予人們最刺激與先銳的感覺。 HARVEST作為一個大型展覽,囊括了多種藝術形式且集合了眾多藝術家作品。該展覽中的大多作品都是來自於阿根廷藝術家托馬斯·薩拉切諾(Tomás Saraceno)的私人收藏。 GOMA的一層皆為該展覽,一條走道將展覽分為了兩個部分。走道上有著大型藝術裝置,讓人聯想到細胞,細胞們錯綜復雜的糾結在一起,更是有著關於生命的復雜隱喻。走道盡頭處的裝置是由水袋固定的,裝置里是草木,暗合水為生命之本之意。 走道的左側為展覽的第一大部分,是對這個時代食物的現狀以及藝術家們眼中的食物的展示。 在伊朗裔瑞士女藝術家史拉娜·沙巴茲(Shirana Shahbazi)眼中,食物無疑是異常美好的,因而她將食物與花朵、蝴蝶等美好卻不易於長存的意象聯系在一起。當食物過了最佳的賞味期限,便是接近於食物的死亡線。史拉娜·沙巴茲的筆風有著十七世紀的歐洲的生活氣息。 同時,史拉娜·沙巴茲還與西魯斯·薩格吉(Sirous Shaghaghi)一同合作了數個藝術品,例如這個反應他們眼中的中國食雜店的項目。 該項目著實有趣,並且抓住了中國食雜店的三昧,想來中國觀眾看到定會覺得十分親切。然而食雜店的最大紕漏之處則是收銀臺附近的報刊欄,其實有些報刊在國內是見不到的。無論如何,這種差異和紕漏在中國人眼中不僅有趣,也帶來了反思。 食物之美,美在與你同享之人,如是少了好的人,菜也少了三分味道。 荷蘭藝術家艾爾諾·米克(Aernout Mik)用鏡頭記錄下了一群美國人在拆毀一間儲藏室,以及他們在拆解過程中面對食品的反應。 巴西藝術家萊維恩·紐恩斯科萬德爾(Rivane Neuenschwander)註意到了螞蟻們的生理行為和社會結構都與人類有相通之處,他用蜂蜜勾勒出了我們所在的世界的輪廓。而螞蟻們則是讓這世界的輪廓由模糊變為清晰的神力。在文明的進程中,食物又是否與這種神力有些許相同則是藝術家留給觀眾們的課題。 下圖為中國藝術家楊振中的作品,他在手中隨機抓了一把米粒,灑在地上,用兩只雞來幫助他清點米粒。這把米一共有922粒,於是作品也以此為名。 擁有阿根廷和泰國雙重國籍的藝術家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創作的《午餐盒(Lunch box)》完全融入了日常的細微之美,特別是桌上那一張報紙更是整件作品的點睛之筆。筆者在看到這個作品時差點拉開椅子坐下,足見作品之有趣。 食物們從被采摘到被享用,皆是透露出諧與美。下圖為香料與餐具制成的藝術作品。 圖為澳大利亞藝術家斯蒂芬·布什(Stephen Bush)創作的充滿阿拉伯風情的藝術品。該藝術品以“花園的種子”和“蝸牛的誘惑”為主題,用一種看似有過時感的流行文化,思辨了食物。 不同文化熏陶出的藝術家們,對食物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艾未未將流行飲食文化移情於中國傳統的陶藝中,圖是名為《可口可樂陶罐(Coca Cola vase)》的藝術品,該陶罐的形式為漢代陶罐。 日本藝術家車田寺岡(Masami Teraoka)在美國學習流行文化的過程曾讓他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疏離感,因此他創作出了這些藝術品。當特定的食物出現在不特定的地區,食物與文化的聯系被再次思辨。 中國當代藝術家們羅氏兄弟於2000年創作了這些未命名的藝術品,三兄弟賦予了食物以政治上的寓意。 擁有新西蘭、薩摩亞島、塔西提島和拉羅湯加島四重身份的藝術家米歇爾·杜佛瑞(Michel Tuffery)創作了這個大型作品。頗有意味的是,這四頭牛恰恰是由腌牛肉罐頭的盒子制成的。杜佛瑞不僅創作了該藝術品,還記錄下了藝術品的創作過程以及人們面對藝術品時的反應。 過道的右側為展覽的第二大部分。相較於第一大部分,該塊的展覽顯得更為抽象和形而上,充滿了對食物作為文化符號的深層探討和反思。 作為反思和探討的起點,創造食物的主體——勞動力,無論是作為現實意義還是作為人文意義都是值得被關註的。 圖為印度尼西亞藝術團體Taring Padi創作的名為《工人團體(The workers unite)》和《農民”(The farmer》的兩幅作品。 在勞動力這個主題中,筆者特別喜愛臺灣藝術家陳麗華創作的動畫短片《馬拉自在》。該片的主線為在城市冷凍廠里工作的年輕原住民阿妹,被老原住民——阿妹的媽媽要求回部落幫助布置豐年祭的故事。影片的音樂是清新悠揚的阿美族音樂,對話也全部是原住民土語,畫面有種質樸的粗糲卻飽含細節,濃郁的民族風情打破了時空直逼觀眾。魚、海浪與冷凍廠構成了耐得住推敲的戲劇隱喻;阿妹,阿妹的族人和阿妹的家人構成了富有張力的戲劇關系。在原住民語中,“馬拉”是“團聚在一起”之意,片中的插曲是阿美族原住民音樂《美麗的稻穗》。   下圖為澳大利亞藝術家特蕾西·莫法特(Tracey Moffat)創作六幅同樣名為《第一份工作(First jobs)》的作品,而六幅作品分別創作於:1975/1977/1978/1978/1982/1984年。有趣之處在於,六人的第一份工作都與食品有關。個中感受,對於觀眾們來說則是見仁見智了。 日本藝術家小沢剛(Tsuyoshi Ozawa)習慣於從群體、對話和關系中吸取創作靈感,而不是創作於孤島之中。他曾創作了一個名為《蔬菜武器(Vegetable weapom)》的作品系列。作品中不同的女人拿著不同的蔬菜做成的武器,這些蔬菜武器的共同點們則是都是由當地代表性的食材構成的。以下兩幅為藝術家2005年在布里斯本和2002年在紐約拍攝的作品。 與土地的聯系是第二部分思辨的另一個主題,展覽並沒有點出主語,是“人”或是“食物”,甚至是兩者都是,亦或是兩者都不是。與土地的聯系,是個十足開放的命題。 下圖圖為喀麥隆藝術家巴泰勒米·圖果(Barthélémy Toguo)創作的名為《起床與行走(Get

Disobedient Objects
逆物

26.7.2014 – 1.2.2015 V&A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展覽Disobedient Objects在昨天開幕,在收到新聞通稿的時候,我並沒覺得這個展覽會讓我又怎麼樣的感觸,無非是出於例行公事的原因才參加了他們早上10點的媒體接待會 (還挺不情願的) 。但結果是在展廳看了2分鐘以後, 我變被這個展覽深深地震撼了, 不是打動,是震撼。展覽展出的是世界各地社會運動中使用的道具──這本來不會讓人想到與藝術或者設計會有什麼關係,但的確,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優秀的設計品和藝術品。我恍然覺得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的畫面便是這展覽最貼切的一個反應。雖然民主運動和政治事件往往並不讓人樂觀,充滿了對立的衝突、辯論、流血甚至是死亡,但策展者的角度和胸懷的確讓我欽佩,展覽中每件事物作品的背後,都有當時新聞報紙的剪報,配以採訪和影像等資料讓人很快就能理解當時事件的上下文關係,而且當時的參與者也會詳盡的告訴你為什麼要製作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又是怎麼來使用的。世界各地的運動都有包含,從英美到中日,從中東到南美,可以說涵蓋了全球的各類運動、學生抗議、女權運動、反核武器、反全球化、反各種戰爭、反各種不平等待遇、反各種貪污腐敗不一而足,但展覽卻是從一種極為積極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本不平靜的事件,選擇的物品也都是極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看到這些作品在感受當時各種複雜狀態的前提下,卻讓人不得不佩服人民大眾的智慧和幽默感,比如為了防止被警察拉走而設計的防驅散鎖筒,會快速噴塗標語的機器人塗鴉者,一語雙關指桑罵槐的標語版,都讓人忍俊不禁。讓我記憶極為深刻的是展覽背景上循環播放的視頻,記錄了各種事件發生現場的點點滴滴,而且大多是極為珍貴的歷史影像,其二就是非常黑色幽默的“反抗器材製作指導”,教授大家如何製作簡易但高效的各類器材、防毒面具、防催淚瓦斯藥劑、隱秘標示製作方法等等,讓人大開眼界而且對這些精巧設計不得不由衷的讚歎。這個展覽輕蔑的調侃了我們當下對藝術和設計的定義,舉重若輕地顛覆了溫文爾雅和咬文嚼字的策展規則。而且展覽免費。     The V&A will this summer present the first exhibition to explore objects of art and design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at have been created by grassroots social movements as tools of social change. From Chilean folk art textiles that document political violence to a

Masterpiece London

Masterpiece London, now in its fifth year, returns as the main event at the heart of London’s summer art season – taking place once again on the South Grounds of the Royal Hospital Chelsea from 26 June – 2 July (with a Preview on 25 June).  This year, the Fair has been joined by principal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丹尼斯·霍珀:失落的相冊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Royal Academy of Arts 26 June-19 October 2014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from Royal Academy of Arts on Vimeo. From Hell’s Angels and hippies to the streets of Harlem, Hopper’s photography powerfully captures American culture and life in the 1960s, a decade of progress, violence and enormous upheaval. Dennis

Interview with Neil Mulholland
專訪尼爾·穆赫蘭道教授

Interview with Neil Mulholland Programme Director of MA/MFA Contemporary Art Photography Associate Head School of Art / Head of Postgraduate/Context Edinburgh College of Ar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愛丁堡藝術學院當代藝術攝影碩士/純藝碩士課程主任 愛丁堡藝術學院藝術學系副主任 專訪尼爾·穆赫蘭道教授 Text by: Funky He 撰文:何伊寧 .   The Contemporary Art Photography programme at Edinburg College of Art (ECA) primarily enables students to use lens-based

Kader Attia
卡德爾·阿迪

On 26 November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unveils a new site-specific commission by French Algerian artist Kader Attia. The work revisits the biblical story of Jacob’s ladder with a towering floor to ceiling structure of rare artefacts and books that will fill the lofty spaces of the Gallery. Hidden inside this library is a cabinet of curiosities filled with items from old

Isaac Julien Playtime

24 Januray – 1 March 2014 Victoria Miro 英國藝術家艾薩克·朱利安 (Isaac Julien)是從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走出來的實驗影像藝術家,同時也是是最富盛名的當代影像藝術家之一。 這個由七組屏幕構成的影像裝置名為‘PLATIME’, 圍繞著金融資本流動的主題。而‘資本’也是貫穿於朱利安近年來作品的主旨之一,PLAYTIME因此也可以被看作是藝術家對資本流通的一種視覺記錄和表達。多屏幕的空間投影架構也是朱利安這幾年來的創作特征。在入口處,有畫廊助理提醒觀眾們“請隨意走動”。 但 Victoria Miro原本大小尚可的空間,在這樣一個對感官效果要求復雜的裝置下,也顯得小氣了一點。在二樓的空間裏,7個屏幕組成了6夾1的環形構造,其中最長的屏幕懸掛於中央,也自然成為了觀眾們視覺的焦點。而不知是否是由於英國觀眾們的拘謹習慣,現場鮮有‘隨意走動’的,即便有,多半也都只能在繞圈子,其余大多都圍聚在現場的四組‘理想觀測點’的沙發周圍。這樣的一個新作品的展出,想必也是呼應紐約MOMA此時同期上映的朱利安的Ten Thousand Waves,而後者更加具有流動性的9屏空間設計和更為復雜的敘事,或許才達到了朱利安給自己設出的挑戰。 電影本身的拍攝,一如朱利安的精致大氣。PLAYTIME時長約70分鐘,大致由五段故事組成,這五段故事集結了藝術影像中所難以見到的豪華陣容:James Franco, 張曼玉,甚至還有紐約的拍賣行大亨Simon de Pury. James Franco的一組描述藝術市場和交易的獨白,算是全片最為亮眼的表演。不過出演一個著裝高檔,英俊而有坯氣的藝術家角色似乎並沒有任何新鮮之處。而張曼玉則是化身記者,采訪即將迎來一場重要拍賣的的Simon de Pury,若非是有張曼玉在朱利安之前的Ten Thousand Waves中飾演媽祖的前例,這樣一個中規中矩的表演,或許也會讓人質疑藝術家請來張曼玉的必要性。 影片內容由關‘資本’二字,從金融中心倫敦的兩位風投經理人的對談,到畫廊和拍賣行的裏無處不在的商業氣息。從獨自漂流迪拜從事家政的菲律賓女仆,到金融危機之始冰島荒原中的一位建築工人的獨白。電影的五個段落圍繞在這幾個角色的獨白和對話之中,但這五個故事之間的聯系也僅僅停留在了一個間隔的聯系上。穿插於言語之間的,還有朱利安招牌風格的圖像:菲傭獨自站在迪拜的沙漠中,冰島工人把身體鑲入一個圓形的琉璃窗戶裏。這些喚起我們對攝影作品和經典電影鏡頭聯想的圖像,是朱利安一貫以來強烈視覺表達的風格。但在這樣一個語境下,想必也是朱利安自己用來集結‘資本’的工具。這組關於資本的影像,來自於朱利安對人們不斷尋求‘更好的生活’這一現象的探索,而略帶諷刺的是,這一系列的作品,在藝術市場裏的流通,想必也的確會給朱利安自己帶來了更好的生活。 7個屏幕提供的是7×7的圖像組合可能性,而在這部影像裝置中,朱利安的影像是否有完整的跟這個形式有機的結合,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Victoria Miro 樓下的空間是一組雙屏的對談記錄,朱利安和幾位文化理論巨匠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 和伊雷特·羅戈夫(Irit Rogoff)對資本和空間的問題展開的討論,而討論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朱利安PLAYTIME作品的一個理論基礎。 而這組有著學術深度的對話,為什麽要用雙屏展示,為什麽要多視角記錄。當朱利安跳出最初的三屏幕藝術電影,而把視頻數量作為他的一種媒介工具時,我們也不得不開始質問這種視覺選擇的有效性。

烏克蘭暴亂事件中的藝術呈現

  最近的烏克蘭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各國政府也是各說各話, 美國在強調“主權”; 俄國在強調“人權”, 英國在吶喊“領土完整”, 而朝鮮更是支持俄國“維護領土完整的要求”。這些錯位的表達把大家搞得頭昏腦熱無所適從, 今天我們就作壁上觀來聊聊烏克蘭事件中的藝術呈現。. 當今的國際關係, 基本上是沒什麼道義可言的, 無非是對自己國家利益的追逐和維護而已,不管打著什麼樣的旗幟和招牌, 私底下無非是斤斤計較著各自的得失罷了。把烏克蘭事件比作一個棋局來看,俄羅斯這次出的棋路強硬威猛,看似高歌猛進卻後患無窮,當下國際社會早已脫離了戰國時期攻城略地的發展模式,現在都是“攻心”為上,“伐地”為下,看似獲得了一片領土,其實失去了是與歐洲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由於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和搖擺不定的政治方向,與其說和烏克蘭為了本來就被俄羅斯控制和影響的地區決裂,把西烏克蘭推進歐洲的懷抱,還真不是高明之舉,這樣一來,本來一個碩大的緩衝地帶變成了劍拔弩張的前線陣地,就算獲得了像朝鮮這樣國家的支持,是應該笑呢,還是應該笑呢,還是應該笑呢??? 話扯遠了,書歸正傳。我就是想嘮叨嘮叨政治事件中,藝術的角色和作用。從傳播速度上來說,攝影技術的普及讓這次烏克蘭事件的呈現可謂是鋪天蓋地,各種圖片接踵而來,看到這些圖片,讓我想起了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在烏克蘭廣場上的畫家在一旁寫生,默默記錄著這一場浩劫。 在這樣的一個政治事件中,藝術家真的就是一個記錄著或者是旁觀者,而他們的出現和作為卻往往充滿了影響他人的力量,雨果的《悲慘世界》並沒有歌頌法國大革命,只是把故事至於了時代背景之中,反應的無非是人類共通的人性,烏克蘭事件也是如此,“清官難斷家務事”,很難說清楚事件的具體起因和過程,但對平民動武的行為卻能激起藝術家的創作慾望,畢竟從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對人性的依託和呈現已經成為了我們對“藝術”的共識。 這也是為什麼當牧師拿起盾牌會激起我們無限的崇高之感,讓人們感到是站到了神的一邊。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不論是西方的制裁還是投票結果,都改變不了不同民族地區人民的思維和行為邏輯,而藝術之於我們的世界,只是呈現了每個個體對我們生活世界的一種解讀和認知,而我們也不過是消費著這些意識形態產出的各種讓人噁心或者愉快的產品。

“藝術要死”博覽會

        倫敦的博覽會大小十好幾個,“藝術要死”算是最新的一個,去年的“藝術要散”我在國內沒趕上,今年去看看“要死”也挺好的。         博覽會看多了容易視覺疲勞,大同小異的空間安排和日程設置也不會有太大的出入,媒體預展,VIP酒會等等等等,面子上的事情都沒啥意思。這次14,有很多新興的畫廊來參加,中國,韓國,台灣,香港都來了不少,而且宣傳力度著實不小,挺高大上的,但不知怎麼的,就是覺得非常有一種味道﹣﹣﹣把餅畫大然後找下家賣了的趕腳。         好吧,我又以小人之心毒君子之腹了,配合展覽的講座和活動還是很豐富的,對於幕後的這些活動我還是很感興趣的,因為本來3﹣4月份倫敦的藝術圈子都是在半蟄伏的狀態,有這麼一個博覽會來攪攪局能讓大家更快的進入新的一年的工作狀態,張恩利、嚴培明的展覽都相繼開幕,中國藝術家趙趙作品被放在最為顯赫的入場位置,一切看上去都那麼美好,我這麼一個悲觀的人卻看不到一丁點兒讓我興奮的地方,我滿心的負能量都在燃燒,我真心希望藝術別死,哎等到 ART 84的時候我就熬出頭了吧。 . Harry

                   

© 2011 ART.ZIP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7 2050 415202

Site by X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