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艾未未

FOUNDED 1793
Contemporary Art and Design at Bonhams

撰文 Elaine Yu 世界三大拍賣行之一的邦翰斯 ‘1793建立’當代藝術與設計(FOUNDED 1793 – Contemporary Art and Design) 拍賣將於2015年1月28日格林威治時間16時於倫敦邦德街舉行。   本次拍賣有大量街頭藝術家班克斯(Banksy)的限量版絲織印刷作品。班克斯的粉絲們有望在拍賣中拍得屬於自己的大師簽名藏品。如2003年作品“扔花的人”(Flower Thrower)估價8千英鎊—1萬2千英鎊。紅色的背景下是一個看似恐怖主義或英國憤青的小夥,用投出炸彈的姿勢準備扔出一束代表著愛的花。2007年作品“傻x(白色)”Morons, (White) 估價4千—6千英鎊。本作品生動的描繪了拍賣場上全神貫註的各界人士,拍賣員似乎在人們畫面裏看不到的地方與某人交流著,拍賣數值不清晰但似乎已經顯示是天價了。作品是一個古典畫框裏的一段話 — “我可真想不到你們這群傻x 會買這種東西”。 邦翰斯別出心裁地在班克斯作品旁邊陳列了大量與他的藝術作品與藝術展有關的裝置作品“十年的蜉蝣”(A Decade Of Ephemera),估價3千– 5千英鎊。 設計預展中中國藝術家史金淞與王慶松的椅子備受矚目。兩件作品都是為2007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指定藝術項目椅子項目(Chair project)特殊定制的,它們來源於該藝博會,是20件限量版中的其中一件。史金淞的作品名稱為“通過審判進行再教育” (Re-education through Inquisition),估價1萬-1萬5千英鎊。王慶松的作品名為“堅果,球,與一切美好事物”(Nuts and Balls and All Things Nice),估價1萬5千 — 2萬英鎊。 此外,中國籍藝術家作品還有艾未未的2014年作品“藝術版”(Art Edition)2014,這個放在大理石上,被仔細包好的書籍裝置估價6千–8千英鎊。加拿大籍華裔藝術家許漢威(Terence Koh)2005年作品“午夜雪花女士雙死亡星之旅(我一次又一次毀滅的彗星,之二)”The Voyage of Lady Midnight Snowdrops Through Double Death Star (the Comet I Destroyed Again

POST POP: EAST MEETS WEST
后波普:當東方遇到西方

The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250 works by 110 artists from China,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aiwan, the UK and the USA i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celebrating Pop Art’s legacy. Post Pop: East Meets West examines why of all the twentieth century’s art movements, Pop Art has had such a powerful influence over artists from world

TRACE
電光幻影

撰文:王梓存 在日常生活中,筆者會在私人筆記或是手劄上塗鴉並附上做註之時正在發生的趣事, 這種喜好應該不是太過孤僻。為“公事”添上“私情”做腳註,讓事情還有另一種面容, 見證了生活的真實和存在。而藝術品呢,除開在櫥窗和展臺時的姿態之外,它們是否也有別的樣子; 你是否也曾好奇過它們是如何誕生的。近期, 昆士蘭州首府布裏斯本市的當代藝術博物館(GOMA)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出滿足隱秘好奇心的展覽。 TRACE, 意為雪泥鴻爪,一言以蔽之,這次展覽的目的在於展示和藝術作品們有關的故事。在展覽入口,TRACE對觀眾們說了這樣一段話:藝術作品的存在即是存在,存在也是故事本身。但若藝術品只作為存在而存在,我們怎樣去為藝術品朔源(TRACE)? 此時,若是藝術品以存在的姿態再添加了新的故事,那麽觀眾們便有可能通過一種不同的方式邂逅藝術品並獲得迥異的感知。這種方式可以是銀幕、照片、文檔甚至只是第三人的重述。TRACE 提煉出了在作品和作品的檔案之間的曖昧關系,展覽闡述了藝術品除去以朝生暮死的姿態存在於展館中之外的存在:他們存在;他們消逝;繼而他們再次存在,以多種不同的形式。   入口處的標識提醒著觀眾們,這並不是一個老少鹹宜白水煮菜的清淡展覽。標識的關鍵詞是裸露與暴力。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名為藝術檔案(Performance and its documents),也就是TRACE的副標題。這部分展覽的重點是展現藝術品和一切有關它們的故事,並揭示個體的行為活動在日常的生活境遇中轉化為藝術品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藝術家本人或是他人的軀體既作為主體也作為客體存在。 美國行為藝術家Allan Kaprow在1989年曾完成過一個名為“為了激浪派的榮譽”(In honor to fluxus)的作品。1989年的一個清晨,藝術家和他的朋友們相聚在波恩市, 這些藝術家們每人都從一雙舊鞋中找到一只並系在腰上,接著他們就分頭行動,每人都系著舊鞋在波恩市暴走了一天。待到夜晚,朋友們再相聚並聊起他們遇到的故事。圖為Allan Kaprow的手稿以及暴走中的花絮,照片由德國攝影師Wolfgang Trager拍攝。   瑞典藝術家Bengt af Klintberg以1963的“橘子事件3號”(Orange event no.3)、1965年的“冰中展”(Ice exhibition)、1970年的“斯德哥爾摩街道的清掃事件”(Street cleaning event in Stockholm)、1979年的“為Arthur Köpcke的公文包效忠”(Homage to Arthur Köpcke portfolio)和1991年的“認同練習”(Identification exercise)而聞名。以下是這些作品的手稿與花絮。在手稿中,藝術家透露了許多創作動機和表現手法,例如在“橘子事件3號中”,藝術家希望通過解構橘子的形態來表達將圓轉化為線的意願。 美國藝術家Carolee Schneemann是過去四十年中行為藝術家的代表人物,她矗立於行為藝術家的中央位置。同時,她大概也是1970年代最有名的女權主義者。時值70年代,各種不同流派的藝術家們紛紛用各異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對激進派和好戰派的叛逆,而Scheemann則將她對政治的不滿與女權主義和行為藝術三者融為一體,用姣好的身姿上演絕決的反抗——1972年的驚世之作“裸體滑冰”(Ice naked skating)。冰凍的客體與溫柔的主體,連接他們的則是一只鋒利而搖擺的刀。照片由美國攝影師Anthony McCall拍攝。 圖為三位美國藝術家Dennis Oppenheim、John Baldessari和William Wegman的“白楊計劃”(Aspen Project)、“我在做藝術”(I am making art)和“眩暈4”(Reel 4)三個作品的花絮。

HARVEST
食以載道

作者:王梓存   位於昆士蘭州南部的昆州首府布里斯本,是一座澳洲新奉獻給人們的世界級城市(Australia’s new world city),而南岸(Southbank)作為布里斯本的文化藝術中心,  也常常會賦予城市驚喜。當代藝術館(GOMA)則總是會在這種驚喜中給予人們最刺激與先銳的感覺。 HARVEST作為一個大型展覽,囊括了多種藝術形式且集合了眾多藝術家作品。該展覽中的大多作品都是來自於阿根廷藝術家托馬斯·薩拉切諾(Tomás Saraceno)的私人收藏。 GOMA的一層皆為該展覽,一條走道將展覽分為了兩個部分。走道上有著大型藝術裝置,讓人聯想到細胞,細胞們錯綜復雜的糾結在一起,更是有著關於生命的復雜隱喻。走道盡頭處的裝置是由水袋固定的,裝置里是草木,暗合水為生命之本之意。 走道的左側為展覽的第一大部分,是對這個時代食物的現狀以及藝術家們眼中的食物的展示。 在伊朗裔瑞士女藝術家史拉娜·沙巴茲(Shirana Shahbazi)眼中,食物無疑是異常美好的,因而她將食物與花朵、蝴蝶等美好卻不易於長存的意象聯系在一起。當食物過了最佳的賞味期限,便是接近於食物的死亡線。史拉娜·沙巴茲的筆風有著十七世紀的歐洲的生活氣息。 同時,史拉娜·沙巴茲還與西魯斯·薩格吉(Sirous Shaghaghi)一同合作了數個藝術品,例如這個反應他們眼中的中國食雜店的項目。 該項目著實有趣,並且抓住了中國食雜店的三昧,想來中國觀眾看到定會覺得十分親切。然而食雜店的最大紕漏之處則是收銀臺附近的報刊欄,其實有些報刊在國內是見不到的。無論如何,這種差異和紕漏在中國人眼中不僅有趣,也帶來了反思。 食物之美,美在與你同享之人,如是少了好的人,菜也少了三分味道。 荷蘭藝術家艾爾諾·米克(Aernout Mik)用鏡頭記錄下了一群美國人在拆毀一間儲藏室,以及他們在拆解過程中面對食品的反應。 巴西藝術家萊維恩·紐恩斯科萬德爾(Rivane Neuenschwander)註意到了螞蟻們的生理行為和社會結構都與人類有相通之處,他用蜂蜜勾勒出了我們所在的世界的輪廓。而螞蟻們則是讓這世界的輪廓由模糊變為清晰的神力。在文明的進程中,食物又是否與這種神力有些許相同則是藝術家留給觀眾們的課題。 下圖為中國藝術家楊振中的作品,他在手中隨機抓了一把米粒,灑在地上,用兩只雞來幫助他清點米粒。這把米一共有922粒,於是作品也以此為名。 擁有阿根廷和泰國雙重國籍的藝術家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創作的《午餐盒(Lunch box)》完全融入了日常的細微之美,特別是桌上那一張報紙更是整件作品的點睛之筆。筆者在看到這個作品時差點拉開椅子坐下,足見作品之有趣。 食物們從被采摘到被享用,皆是透露出諧與美。下圖為香料與餐具制成的藝術作品。 圖為澳大利亞藝術家斯蒂芬·布什(Stephen Bush)創作的充滿阿拉伯風情的藝術品。該藝術品以“花園的種子”和“蝸牛的誘惑”為主題,用一種看似有過時感的流行文化,思辨了食物。 不同文化熏陶出的藝術家們,對食物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艾未未將流行飲食文化移情於中國傳統的陶藝中,圖是名為《可口可樂陶罐(Coca Cola vase)》的藝術品,該陶罐的形式為漢代陶罐。 日本藝術家車田寺岡(Masami Teraoka)在美國學習流行文化的過程曾讓他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疏離感,因此他創作出了這些藝術品。當特定的食物出現在不特定的地區,食物與文化的聯系被再次思辨。 中國當代藝術家們羅氏兄弟於2000年創作了這些未命名的藝術品,三兄弟賦予了食物以政治上的寓意。 擁有新西蘭、薩摩亞島、塔西提島和拉羅湯加島四重身份的藝術家米歇爾·杜佛瑞(Michel Tuffery)創作了這個大型作品。頗有意味的是,這四頭牛恰恰是由腌牛肉罐頭的盒子制成的。杜佛瑞不僅創作了該藝術品,還記錄下了藝術品的創作過程以及人們面對藝術品時的反應。 過道的右側為展覽的第二大部分。相較於第一大部分,該塊的展覽顯得更為抽象和形而上,充滿了對食物作為文化符號的深層探討和反思。 作為反思和探討的起點,創造食物的主體——勞動力,無論是作為現實意義還是作為人文意義都是值得被關註的。 圖為印度尼西亞藝術團體Taring Padi創作的名為《工人團體(The workers unite)》和《農民”(The farmer》的兩幅作品。 在勞動力這個主題中,筆者特別喜愛臺灣藝術家陳麗華創作的動畫短片《馬拉自在》。該片的主線為在城市冷凍廠里工作的年輕原住民阿妹,被老原住民——阿妹的媽媽要求回部落幫助布置豐年祭的故事。影片的音樂是清新悠揚的阿美族音樂,對話也全部是原住民土語,畫面有種質樸的粗糲卻飽含細節,濃郁的民族風情打破了時空直逼觀眾。魚、海浪與冷凍廠構成了耐得住推敲的戲劇隱喻;阿妹,阿妹的族人和阿妹的家人構成了富有張力的戲劇關系。在原住民語中,“馬拉”是“團聚在一起”之意,片中的插曲是阿美族原住民音樂《美麗的稻穗》。   下圖為澳大利亞藝術家特蕾西·莫法特(Tracey Moffat)創作六幅同樣名為《第一份工作(First jobs)》的作品,而六幅作品分別創作於:1975/1977/1978/1978/1982/1984年。有趣之處在於,六人的第一份工作都與食品有關。個中感受,對於觀眾們來說則是見仁見智了。 日本藝術家小沢剛(Tsuyoshi Ozawa)習慣於從群體、對話和關系中吸取創作靈感,而不是創作於孤島之中。他曾創作了一個名為《蔬菜武器(Vegetable weapom)》的作品系列。作品中不同的女人拿著不同的蔬菜做成的武器,這些蔬菜武器的共同點們則是都是由當地代表性的食材構成的。以下兩幅為藝術家2005年在布里斯本和2002年在紐約拍攝的作品。 與土地的聯系是第二部分思辨的另一個主題,展覽並沒有點出主語,是“人”或是“食物”,甚至是兩者都是,亦或是兩者都不是。與土地的聯系,是個十足開放的命題。 下圖圖為喀麥隆藝術家巴泰勒米·圖果(Barthélémy Toguo)創作的名為《起床與行走(Get

                   

© 2011 ART.ZIP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7 2050 415202

Site by X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