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倫敦

Giovanni Battista Moroni
喬瓦尼·巴蒂斯塔·莫羅尼

Giovanni Battista Moroni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portraitists of 16th-century Italy. Famed for his gift for capturing the exact likeness of his sitters, he created portraits that are as penetrating and powerful now as they were more than 400 years ago. You will be transfixed by their psychological depth and immediacy. This is the

Rembrandt: The Late Works
倫勃朗:後期作品展

15 October 2014 – 18 January 2015 Sainsbury Wing Exhibition This autumn, the National Gallery presents a once-in-a-lifetime exhibition, ‘Rembrandt: The Late Works’ – the first ever in-depth exploration of Rembrandt’s final years of painting. Far from diminishing as he aged, Rembrandt’s creativity gathered new energy in the closing years of his life. It is

Frieze Art Fair 2014
富麗茲藝術博覽會2014

Frieze London 2014: Strong Presentations and New Design make an Energetic 12th Edition At the close of the 12th edition of Frieze London, participating galleries and visitors gave praise for the fair’s energy and applauded Universal Design Studio’s intelligent approach to the new layout. This year, Frieze London brought 162 galleries from 25 territories under

Richard Tuttle
理查德·塔特爾

Whitechapel Gallery and Tate Modern announce a major collaboration celebrating artist Richard Tuttle The UK’s largest ever survey of the renowned American sculptor and poet Richard Tuttle will take place in London this October. It will comprise a major exhibition at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surveying five decades of his career, a large-scale sculptural commission in Tate Modern’s

MIRRORCITY
鏡像之城

MIRRORCITY explores the effect the digital revolution has had on our experiences. London is one of the world’s centres for contemporary art. MIRRORCITY shows recent work and new commissions by key emerging and established artists working in the capital today, who seek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condi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living in a digital age. JG Ballard

Walead Beshty
沃德·巴斯蒂

A Partial Disassembling of an Invention Without a Future: Helter-Skelter and Random Notes in Which the Pulleys and Cogwheels Are Lying Around at Random All Over the Workbench sees the London-born, Los Angeles-based artist Walead Beshty transform the Curve by covering the wall of the gallery from floor to ceiling with more than 12,000 cyanotype prints.

Alighiero Boetti: i Colori

Luxembourg & Dayan is pleased to present an exhibition of post-war conceptual artist Alighiero Boetti’s i Colori series. The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one of his most significant bodies of works in a unique presentation, including an unprecedented display of Boetti’s seminal works ROSSO GILERA 60 1232, ROSSO GUZZI 60 1305 in their multiple incarnations. “Some

Fiona Banner: Killer Beasts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Fiona Banner was born in 1966, and attended Kingston University in the late 1980’s, before going onto Goldsmiths College, London in 1990. She had her first solo show at City Racing; (1994), an artist run space in South London. And in 1995 was included in General Release: Young British Artists,

Anselm Kiefer
安塞姆·基弗

理想廢墟中的守望者──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9月27日,德國藝術家安塞姆 · 基弗在英國的首次大型回顧展在倫敦皇家藝術學會開幕,這也是今年下半年在英國舉辦的各種藝術展覽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安塞姆 · 基弗是當代最為重要的藝術家, 他被譽為是“戰後德國精神廢墟中誕生的詩人”,他的作品充滿了史詩般的文學性,通過運用不同材料製作的宏大繪畫來表現嚴肅深刻的歷史主題,佇立於他的繪畫之前,你會深深地被他作品中散髮出來的詩意美感而打動,一種深沉厚重的歷史帶入感震撼著每一個觀者的心靈。 此次在倫敦的大型回顧展展示了安塞姆·基弗超過40年的藝術生涯,彙聚了他各個時期不同創作方式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水彩、版畫、裝置和攝影等各種藝術形式的作品。除此之外,展覽中基弗還特地為皇家藝術學會的廣場量身定製了大型的裝置作品。從他的作品不難看出,他將歷史事件、神話傳說、文學、哲學和科學結合到自己的創作之中,運用各種隱喻來抒發對我們人類社會不同時態的深刻思考。在皇家藝術學會展廳當中,基弗代表性的巨幅繪畫佔滿了整個牆面,由碎玻璃、油彩、金屬、石頭或者是植物混雜構成的畫面張力十足,由代表毀滅、淩亂和破碎的隻言片語匯成一幅靜逸的、散髮著詩意的宏偉畫卷。 對於觀眾來說,超大尺寸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在視覺上的衝擊往往成為了基弗的一個標籤,他極具風格和現代性的創作手法和師從藝術大師博伊斯的經歷也往往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但他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今世界一流的藝術家,還是源於其作品背後所飽含的人文情懷。大部份的評論認為,基弗的創作是來源于對二戰和德國歷史的反思和追問,作品中往往表現出一種破敗的、空曠的蒼涼之感,對德國那一段黑暗的時期進行徹底的批判。但當看到他作品原作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樣簡單生硬的文字是絕對無法描繪作品所表達的那種宏大敘事和複雜的情緒的。是的,基弗的確是通過他的作品描繪了很多被納粹劫掠過後的廢墟,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對納粹或者德國的一種形式主義的批判,而是對我們人類本身基因里保存的那份殘忍的一種揭示,而且帶著幾分憐憫和無奈,讓我們感受到作為自譽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其靈魂是多麼的卑微于無力。就像基弗所說的那樣“我的興趣不在真相本身,而是在於真相所處的語境。”基弗用自己的藝術語言來面對自己民族的過往,並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而更多的是反思“人”在歷史洪流中所起到的作用,這種對“真相”並不科學的探討和追問也許是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徑。 作為一名觀眾,或者說旁觀者,當我們把基弗所處的上下文聯繫起來思考,便又會有新的發現,德國人一直被我們視為是極度尊重規則和理性的民族,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卻誕生了希特勒和納粹這樣瘋狂的人們,他們將德國的浪漫主義引向了惡魔的深淵,納粹時期的德國藝術表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感染力被打上了恐怖和罪惡的標籤,隨著二戰的結束,德國的浪漫主義成為了國家災難和恥辱的原罪,但通過基弗的藝術,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位德國藝術家用粗糙、奔放、恢弘的藝術語言所構建的正是德國浪漫主義情懷的新的希望,他用淩亂的、破碎的、破敗的各種廢物創作出深沉美麗的繪畫,像一位深沉的守護者,默默的守衛在德國浪漫主義的廢墟當中。 Anselm Kiefer Royal Academy of Arts 27 September -14 December 2014 In September 2014,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will present the first major retrospective of Anselm Kiefer’s work to be held in the UK.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s

Sculpture At Bermondsey Square
波蒙西廣場雕塑定製計劃

Courtesy of VITRINE 倫敦的Bermondsey地區近年來成為了又一處藝術地標,這裡吸引了眾多優秀的藝術家和畫廊,隨著全球知名畫廊White Cube的進駐,這裡更是成為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新“熱點”。位於White Cube畫廊斜對面的VITRINE畫廊為了最大程度的推動這裡藝術家們的成長和創作,他們創立了Bermondsey廣場雕塑定製計劃(SABS)來展示這些傑出藝術家們的才華。 SABS將委託三位藝術家在這裡創作新的公共藝術作品,每件作品都會在Bermondsey廣場公開展出半年的時間。在今年10月7日,第一位合作藝術家Karen Tang的新雕塑作品《異變(Synapsid)》將會與公眾見面,上週我們有幸走訪了她的工作室,見到了正在製作之中的新雕塑,為了能讓大家先睹為快,我們特地送來最近的圖片劇透。 藝術家Karen Tang的這件作品靈感來源於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科幻和災難電影,其中有一部以倫敦Bermondsey地區為背景拍攝的《巨獸》電影展示了當時倫敦和這個地區的風貌,這樣的背景和重新創作的作品之間產生了有趣的對話,Tang將自己對於動植物的變異和形態的轉變作為其創作的一個角度,同時兼顧了公共雕塑與整個區域之間文化歷史上下文的考量,使得作品和公眾之間能夠形成更為積極的互動。      

Bharti Kher: Black Dogs

By Rajesh Punj Bharti Kh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ding female protagonists of a new generation of artists holding their own in India today. Having broken onto the international art scene with her work The Skin Speaks a Language Not Its Own 2006, that comprises of a life size fibreglass elephant recoiling on the floor,

Constable: The Making of a Master
康斯坦堡:大師傑作

The V&A’s major autumn exhibition will re-examine the work of John Constable (1776-1837), Britain’s best-loved artist. It will explore his sources, techniques and legacy and reveal the hidden stories behind the creation of some of his most well-known paintings. Constable: The Making of a Master will juxtapose Constable’s work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Horst: Photographer of Style霍斯特:格调攝影師

作者:Elaine Yu Horst P Host, one of the greatest pioneer fashion photographers of the 20th century, will have a four month exhibition at the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reviewing his six decades of life behind the lens. The way that Horst chose to stage and present the female body is filled with timeless elegance and

Story of the Jewelry
首飾的故事

By Elaine Yu   IIn the heart of Kensington Church Street in London, among various antique and fashion boutiques, stands a jewellery shop. As soon as you enter the ‘home’ of Didier, you will be astonished by the wonderful and splendid designs. Are these art? Jewellery? Sculpture? 在西倫敦的肯辛頓教堂街(Kensington Church Street)上眾多的古董精品與摩登時裝店中間,悄然地陳列著一家首飾店。推門進入Didier 的“家”,馬上會被風格各異、充滿靈氣的陳列品所吸引,這些是藝術品?是首飾?是雕塑? You can almost see

Disobedient Objects
逆物

26.7.2014 – 1.2.2015 V&A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展覽Disobedient Objects在昨天開幕,在收到新聞通稿的時候,我並沒覺得這個展覽會讓我又怎麼樣的感觸,無非是出於例行公事的原因才參加了他們早上10點的媒體接待會 (還挺不情願的) 。但結果是在展廳看了2分鐘以後, 我變被這個展覽深深地震撼了, 不是打動,是震撼。展覽展出的是世界各地社會運動中使用的道具──這本來不會讓人想到與藝術或者設計會有什麼關係,但的確,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優秀的設計品和藝術品。我恍然覺得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的畫面便是這展覽最貼切的一個反應。雖然民主運動和政治事件往往並不讓人樂觀,充滿了對立的衝突、辯論、流血甚至是死亡,但策展者的角度和胸懷的確讓我欽佩,展覽中每件事物作品的背後,都有當時新聞報紙的剪報,配以採訪和影像等資料讓人很快就能理解當時事件的上下文關係,而且當時的參與者也會詳盡的告訴你為什麼要製作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又是怎麼來使用的。世界各地的運動都有包含,從英美到中日,從中東到南美,可以說涵蓋了全球的各類運動、學生抗議、女權運動、反核武器、反全球化、反各種戰爭、反各種不平等待遇、反各種貪污腐敗不一而足,但展覽卻是從一種極為積極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本不平靜的事件,選擇的物品也都是極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看到這些作品在感受當時各種複雜狀態的前提下,卻讓人不得不佩服人民大眾的智慧和幽默感,比如為了防止被警察拉走而設計的防驅散鎖筒,會快速噴塗標語的機器人塗鴉者,一語雙關指桑罵槐的標語版,都讓人忍俊不禁。讓我記憶極為深刻的是展覽背景上循環播放的視頻,記錄了各種事件發生現場的點點滴滴,而且大多是極為珍貴的歷史影像,其二就是非常黑色幽默的“反抗器材製作指導”,教授大家如何製作簡易但高效的各類器材、防毒面具、防催淚瓦斯藥劑、隱秘標示製作方法等等,讓人大開眼界而且對這些精巧設計不得不由衷的讚歎。這個展覽輕蔑的調侃了我們當下對藝術和設計的定義,舉重若輕地顛覆了溫文爾雅和咬文嚼字的策展規則。而且展覽免費。     The V&A will this summer present the first exhibition to explore objects of art and design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at have been created by grassroots social movements as tools of social change. From Chilean folk art textiles that document political violence to a

Interview with Alina Teodorescu
藝術家艾琳娜專訪

Interviewed and Translated by Elaine Yu   Young Romanian artist Alina Teodorescu was born in 1981, she has started showing her art work since 1998. She used to work on glass, canvases, wooden panel and has toured around Europe. She started working on iPad at 2011, and started showing and lecturing around the world since.

Masterpiece London

Masterpiece London, now in its fifth year, returns as the main event at the heart of London’s summer art season – taking place once again on the South Grounds of the Royal Hospital Chelsea from 26 June – 2 July (with a Preview on 25 June).  This year, the Fair has been joined by principal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丹尼斯·霍珀:失落的相冊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Royal Academy of Arts 26 June-19 October 2014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from Royal Academy of Arts on Vimeo. From Hell’s Angels and hippies to the streets of Harlem, Hopper’s photography powerfully captures American culture and life in the 1960s, a decade of progress, violence and enormous upheaval. Dennis

THE HUMAN FACTOR
人本要素

THE HUMAN FACTOR: THE FIGURE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17 June – 7 September 2014 Spanning the past 25 years, The Human Factor will bring together major works by 25 leading international artists who have fashioned new ways of using the figure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In addressing the body, the most frequently revisited subject in art’s

Valley of Astonishment
驚奇之谷

作者:沈心懿 6月20日至7月12,倫敦Young Vic劇場將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光怪陸離的故事。這個世界中每一個聲響都有一種色彩,每一種色彩都有一個味道,每一個味道都有一個形狀;而數字8是個胖女人,蜘蛛網則是無底洞…… 《驚奇之谷》呈現的的就是這樣一個萬花筒般的世界。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體驗並非是天方夜譚,這是每一個通感癥的患者的生活日常。該病患者由於感覺神經的交錯而能夠在聽到音樂的時候看見色彩。在透過幾位通感癥患者的視角,該劇旨在剖析大腦是如何決定人類認知能力並構架他們的世界觀。劇本的靈感取源於真實事件和多年的神經學研究成果,糅合了古波斯神話長詩的元素而成。觀眾將隨著這些人物的一舉一動,共同體驗他們的大腦是如何讓他們在天堂和地獄之間坐上情緒的過山車。信息網站Time Out 是這樣評論《驚奇之谷》的:本劇劇情將會挑戰你的大腦的極限。 劇本是英國導演Peter Brook(彼得.布魯克)與法國編劇Marie-Hélène Estienne (瑪麗-海倫·艾蒂安)再度精誠合作的結晶。此前兩人在長達30年的時間中有過多次合作,包括80年代的《往事追憶錄》以及在2012年Young Vic上演並名聲大噪的輕音樂劇《情人的西裝》。這是他們繼作品《那個人》(The Man Who)之後再次將主題著眼於人類大腦的創作。Peter曾經在70年代將古波斯神話長詩搬上舞臺,而這一次時隔30年之久的創作是在積澱之後對這部長詩的另類解讀。同時,這也是基於Peter和Marie兩人多年對神經學和伊斯蘭教義的熱情而孕育的探索之作。 Peter Brook出生於俄國一個猶太人家庭,在大革命之時舉家逃亡到英國,因而他的作品中時常夾雜著與對美好事物的眷戀以及居無定所的漂泊。他最具代表性的戲劇作品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的《李爾王》。在這部劇在成功的舞臺演出後被搬上了大熒幕。他的作品在法國等歐洲國家受到極大的贊譽。 6月24日戲劇開演前,兩位導演將攜手劍橋大學神經學學者和通感協會副會長在表演前為大家解讀劇本以及通感是如何產生和影響人類生活的。有興趣的觀眾屆時可以有機會在現場提問並深度挖掘主題。     票價:£10, £19.50, £25, £35 網站:http://www.youngvic.org/whats-on/the-valley-of-astonishment

Flying Roast Goose
《飛天燒鴨》穿越時空

華人街一向是有趣的城中城。坐落在這座城市的心臟部位,有著繁忙擁擠的街道和永不打烊的餐食店。每一個店家櫥窗裏懸吊的燒味,臘味, 濃油重彩地傳遞著多少人心中家鄉的味道。 於是這部作品, 就這樣香氣滿溢地閃亮登場。用港餐廳不能再熟悉的燒鵝命名, 講述了那些已經褪色的歷史中平實的溫情。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故事發生在1941 年 的冬天。日本軍隊攻佔香港,廚師金怡的大排檔的命運也隨著這座繁榮和平的城市的淪陷而前途未蔔。在食品匱乏的難題面前,金怡必須用她的力量和智慧,陷入混亂;面對糧食短缺的問題。金怡必須用她的力量和智慧,保護自己,當然還有她的拍檔——古靈精怪、非常嘴饞的寵物鵝蓉蓉,他們的命運將是怎樣的呢?通過形體、偶戲和物件劇場的相互交融,該劇講述一個關於食品、生存和犧牲的故事;殖民歷史這段鮮為人知的篇章也被詼諧地呈現在舞臺上。 《飛天燒鵝》的創意最初來自Paula Siu,這也是混沌空間戲劇公司(Out of Chaos)首部全長製作,該公司致力於講述東亞,尤其是中國大陸和香港故事。聯合黃土地劇團聯合制作, 其精選片段曾先後在 Oval House、Blue Elephant、Pulse Festival 2013 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肢體和木偶演員,Kristoffer Huball和David Ralfe都曾經在世界著名的肢體戲劇學校法國勒考克學校受訓,同時木偶藝術家Oliver Smart也是英國木偶之家Little Angel Theatre的成員。團隊中更是包括了曾經在《戰馬》,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已經正在上映的LIFT藝術節作品中有著精彩表現的藝術家和創作人員。 黃土地劇團(Yellow Earth Theatre)由5位英籍東亞裔藝術人士在1995年成立,是致力於提升英籍東亞藝人影響力的團體。 6 月 3 日至 6 月 21 日晚上 8 時 6 月 11 日演出後設有討論環節 地址:Blue Elephant Theatre,59a Bethwin Rd,Camberwell,London SE5 0XT 票價:12 鎊/10 鎊,南域(Southwark)居民 9 鎊 票房:020 7701 0100、0844

Presenting Chinese Art to the World
以“藝”為盟,廣聯天下

    Presenting Chinese Art to the World The establishment of UK Chinese Arts Association for immediate release     The UK Chinese Arts Association celebrates its establishment on 6th June 2014 in London.   UK Chinese Arts Association (UKCAA)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UK and China, supporting

專訪張弘星

2013年底,在倫敦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V&A)舉辦了《公元700﹣1900中國畫名品展》。展覽展出了從唐代到清末跨越1200年時間的超過80件展品, 從世界各地博物館精選的中國畫精品打動了英國的觀眾們,  這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英國 第一次如此高水準的中國繪畫藝術展覽,  很多第一次接觸中國畫藝術的英國觀眾都對中國繪畫藝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由衷的讚歎。此次ART.ZIP雜誌特地專訪了展覽策展人張弘星博士,讓他給大家聊一聊展覽背後的故事。     ART.ZIP:張博士,您能不能簡要地介紹一下您是怎樣成為V&A的策展人的? 張:起源應該是93年到英國學習吧,在國內的時候我是在南京上的學,79年本科進南京師範大學學繪畫,後來到85年的時候在南京藝術學院讀研究生,讀的是藝術史和藝術理論。從小我就比較喜歡美術,同時也很喜歡理科,到考大學的時候其實兩個都在考。我一直對理論還有整個的文化研究興趣比較大。因為在師範院校,所以什麼都要接觸和涉獵,國畫、水粉、圖案裝飾、油畫啊什麼都做。上了本科以後讀到二年級快結束的時候, 我就覺得不太滿足於在課程裡面學的東西,所以我三、四年級基本上都是泡在圖書館裡面的,隨心所欲地看書。當時的讀書氣氛很好,早上八點都要在門口排隊進圖書館。後來讀研究生期間接觸了一些朋友,像在杭州範景中,比較談的來。當時我特別比較佩服範景中,因為他很早就抓住了貢布裏希(Ernst E. Gombrich)這樣經典藝術史家,抓住了藝術史學中最重要的東西。 在中國80年代,位於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Aby Warburg)Warburg Institute還有考德爾學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開始被介紹到中國,當時朋友們很心儀這樣的藝術史學科的大本營。南藝研究生畢業以後我在藝術學院教了三年書。當時比較理想主義,覺得國內把中國藝術史僅看成鑑定或藝術欣賞,而不是一們人文科學, 因此比較鬱悶。 後來有了一個教育部資助出國做一年訪問學者的機會, 便選擇了來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本來的確是想開闊眼界,想改變做中國藝術史的方法才到了英國而不是美國。來了以後覺得挺好,瓦爾堡研究院就在亞非學院後面,就隔一個小花園。我覺得我自己是一直喜歡自學,喜歡讀亞非學院的書,但是我更喜歡到瓦爾堡去讀與中國藝術史無關的書。比如說它的圖片以及書目分類系統非常特別,我一直覺得很值得中國藝術史借鑑,但是國內到現在也沒有建立起這樣的藝術史傳統,大都是些藝術市場相關的鑑定方面的書籍, 很浮躁。 那麼我就是留下來在亞非學院讀學位,讀了大概5年吧。其實從個人興趣上來說,我一直是中國和西方的藝術都喜歡,但是考量自己現有的訓練, 覺得想要在藝術史領域站住腳的話, 還得做自己的文化。而且特別生活在異域,你更加要做自己的文化,這樣對你自身的生活,精神生活都有幫助,有一種歸屬感。讀書的時候覺得做文科難,做藝術史更加難。比較幸運,我的導師韋陀教授是非常英國紳士型的一位導師,他不管你去做什麼,但是他能夠潛移默化的引導你怎麼做一個好學者,有點像中國傳統的理想化的導師樣子。他要求你非常嚴謹,這是我從他那裡得到的一點,比如做目錄、做註釋、找證據,都非常非常嚴格,也許這就是英國哲學的經驗主義學術傳統,反正我覺得非常受用。後來在大學裡面教書,在愛丁堡大學教了4年的書,再後來轉到博物館,其實我並不在乎在哪個博物館工作。博物館和大學比,我更傾向於博物館的工作。大概從2000年開始我就有這樣一個想法: 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博物館這樣一個地方工作的話,你更加容易接觸這裡的社會,了解她,而且也更加直接地對她能夠產生影響。   ART.ZIP:那麼您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展覽的起因和中間的過程嗎? 張:起因的話是覺得英國缺少對中國藝術的了解,這是在這裡的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 但我的感受特別強烈。舉個例子,我們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來博物館的觀眾可以把家裡的藏品拿來給我們鑑定。每到那個下午,博物館總是充滿了拎著包包的人,包裡面什麼都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各個部門都參與,諮詢室內外人們排隊起一個個長隊,我就是負責看中國書畫方面的。因為基本看不到什麼好的東西,而且大部份英國人拿來的他們覺得好看的中國書畫都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太多水平不高的中國書畫給他們形成了對中國藝術一種刻板的印象,結果是中國書畫完全不受重視, 這讓我很沮喪。 時間一長,我心裡就有這樣一個慾望,要做一個名品展,做一個讓西方觀眾看到我們中華書畫藝術傳統的展覽,揭示出那些有全人類共享價值的東西。我是覺得只要是好的東西,馬上你就會很投入。所以我在挑選以及考慮展品陳列的時候這是第一大原則,一件作品從視覺是不是能打動你,是不是能讓你感動。這是從我自己的平常生活中引出的要做這個展覽的起因。那麼一個機緣是我這個想法得到了前任館長和現任館長的支持,特別在前任館長在的時候,他去過上海博物館。我們都認為上海博物館的繪畫館是全世界最好的,無論是學術研究, 展品質量 還是陳列方式,都有考究。我們的展覽必須要達到同樣的水準。 近幾年在英國,你知道在整個歐洲,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曝光的很多,大家都知道艾未未,知道徐冰,蔡國強, 薩奇畫廊(Saatchi Gallery)、 在泰特美術館(Tate)、在海沃德畫廊(Hayward)、我們這裡都做過。我想應該現在需要的是個歷史的維度來看待中國的當代藝術。其實我覺得當代藝術家裡面有很多在藝術質量上和一些歷史上大師相比的話,遠遠不夠。不管藝術家本人,還是觀眾都應該把當代藝術放到一個大的歷史脈絡裡面去看去評價,才會比較準確一些。   ART.ZIP:當初和亞非學院一個博士生導師交談時他表示,他不太認為有中國當代藝術這個東西,他只承認有“當代藝術”,因為這個詞像“民主”一樣,它的內涵在全世界應該是統一的,你不能有一個東西是特殊出來的一個地域性的“當代藝術”。而且中國當代藝術中很多的概念和內容是嫁接的,就是直接把西方拿來用,這樣的話和我們中國本土的精神和文化傳承沒有一個融合和銜接。 張:完全同意,做這樣一個展覽,也同樣需要考量如何與在地文化歷史銜接. 你看它的規模,跨度從公元七百年一直到一九零零年的事。這和一般漢學家去做的展覽選題不一樣,和大都會博物館做的不一樣,那是因為本地的實際情況。在美國有很專業的中國畫收藏,有眾多的專家、收藏家,所以可以做很專門的展覽。而且美國絕大多數博物館是私立的,展覽的社會責任問題沒有歐洲這樣強調。在英國博物館是公立的,這裡是講服務社會, 這是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來的一種文化,一個傳統,博物館是用的全社會納稅人的錢,那麼你要做的東西必須要對社會有益。從這樣一個大的方面考慮,所以我覺得應該做一個通史,而不是說做我個人的學術興趣。   ART.ZIP:很多人比較喜歡宋朝,但你的時間點剛好卡在唐朝到清末,就是中國文人傳統的成形到衰落的一個過程,你會想要展示這個過程嗎? 張:在這裡我沒有把我自己的價值判斷放進去,因為想要和價值要拉開一些距離。這樣一個展覽裡面,就是比較客觀的描述,特別是針對第一次接觸中國繪畫藝術的西方人,主要講不同時期的審美變化,藝術家追求的變化。我強調的是變化,不強調哪個是高峰哪個是低谷。當然我是非常同意高居翰先生的,很多年前他就說明清是文人畫衰落的時期,我南藝時期的同學李小山二十幾歲的時候也發過一篇文章叫《中國畫窮途末路》,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 的確是宋元是高峰,到明清是不斷的嫁接,不斷的用以前人的一些方式然後把它嫁接、把它綜合。但這個展覽裡面不討論文人精神是否衰落這個問題,因為那是一個中國內部特別關心的問題。這個展覽主要想和在西方這個語境裡面強調的敘事模式唱個反調,特別是漢學家做的一些東西。他們是隔岸看中國,特別強調中國傳統的傳承。董其昌被推的很高,清初四王也是這樣。結果中國古代繪畫史變成千人一面, 一成不變的歷史。那麼這個展覽不是這樣,我特別強調的是中國繪畫傳統裡面的變化(不一定是發展),這個變化是主要的。   ART.ZIP:這種變化以及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在展覽裡面是怎麼體現的呢? 張:這個描述多解釋少。但是我是想從藝術家自身問題的變化,以及材料、技術、工藝這些方面的變化來看。另外是社會的因素,比如說從唐代仕人集團到宋代文人集團的轉變,是一個重要起因吧。這個展覽當然是一個間接的去講社會因素, 更多講技術史的變化. 比如在唐代用工筆這種技術手段,到宋代基本是水墨,就像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那樣區別,那麼怎麼會有水墨之變呢,我的解釋是因為有文人,因為科舉制開始了,文人受重視,墨的使用跟著被普及。

Ancient Lives, New Discoveries
古代生活的新發現

22 May – 30 November 2014 Room 5 Major new exhibition reveals new discoveries about ancient lives in Egypt and Sudan. The British Museum has always sought new ways to explore its collection, using the latest scientific techniques to shed new light on ancient cultures. This May new research on one of the most-popular areas

Wedding Dresses 1775-2014
婚紗禮服1775─2014

3 May 2014 – 15 March 2015 ,2014 The V&A’s spring 2014 exhibition will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shionable white wedding dressand its interpretation by leading couturiers and designers, offering a panorama of fashion over the last two centuries. Wedding Dresses 1775-2014 will feature over 80 of the most romantic, glamorous and extravagant wedding

                   

© 2011 ART.ZIP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7 2050 415202

Site by X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