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藝術現場|Art Scene

Richard Tuttle
理查德·塔特爾

Whitechapel Gallery and Tate Modern announce a major collaboration celebrating artist Richard Tuttle The UK’s largest ever survey of the renowned American sculptor and poet Richard Tuttle will take place in London this October. It will comprise a major exhibition at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surveying five decades of his career, a large-scale sculptural commission in Tate Modern’s

MIRRORCITY
鏡像之城

MIRRORCITY explores the effect the digital revolution has had on our experiences. London is one of the world’s centres for contemporary art. MIRRORCITY shows recent work and new commissions by key emerging and established artists working in the capital today, who seek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condi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living in a digital age. JG Ballard

Walead Beshty
沃德·巴斯蒂

A Partial Disassembling of an Invention Without a Future: Helter-Skelter and Random Notes in Which the Pulleys and Cogwheels Are Lying Around at Random All Over the Workbench sees the London-born, Los Angeles-based artist Walead Beshty transform the Curve by covering the wall of the gallery from floor to ceiling with more than 12,000 cyanotype prints.

Tracey Emin
The Last Great Adventure is You

8 October – 16 November 2014 South Galleries and 9 x 9 x 9, Bermondsey ‘The work is about rites of passage, of time and age, and the simple realisation that we are always alone.’ Tracey Emin, July 2014 White Cube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Last Great Adventure is You’, a major new exhibition by Tracey

Alighiero Boetti: i Colori

Luxembourg & Dayan is pleased to present an exhibition of post-war conceptual artist Alighiero Boetti’s i Colori series. The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one of his most significant bodies of works in a unique presentation, including an unprecedented display of Boetti’s seminal works ROSSO GILERA 60 1232, ROSSO GUZZI 60 1305 in their multiple incarnations. “Some

Ai Weiwei at Blenheim Palace
艾未未在布倫海姆宮

This autumn, Blenheim Palace sees the launch of the new Blenheim Art Foundation, which brings an exciting new programme of contemporary art by leading international artists to the Palace. Opening on 1st October, celebrated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s largest UK exhibition launches the foundation in ‘Ai Weiwei at Blenheim Palace’, with more than 50 new

Constructing Worlds
建構中的世界

Constructing Worlds: Photography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Modern Age Barbican Art Gallery, Barbican Centre, UK 25 September 2014 – 11 January 2015 This exhibition is part of the Barbican’s Constructing Worlds Season  Supported by: The Graham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Fine Arts, Embassy of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and part of the SA-UK Seasons 2014 &

Anselm Kiefer
安塞姆·基弗

理想廢墟中的守望者──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9月27日,德國藝術家安塞姆 · 基弗在英國的首次大型回顧展在倫敦皇家藝術學會開幕,這也是今年下半年在英國舉辦的各種藝術展覽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安塞姆 · 基弗是當代最為重要的藝術家, 他被譽為是“戰後德國精神廢墟中誕生的詩人”,他的作品充滿了史詩般的文學性,通過運用不同材料製作的宏大繪畫來表現嚴肅深刻的歷史主題,佇立於他的繪畫之前,你會深深地被他作品中散髮出來的詩意美感而打動,一種深沉厚重的歷史帶入感震撼著每一個觀者的心靈。 此次在倫敦的大型回顧展展示了安塞姆·基弗超過40年的藝術生涯,彙聚了他各個時期不同創作方式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水彩、版畫、裝置和攝影等各種藝術形式的作品。除此之外,展覽中基弗還特地為皇家藝術學會的廣場量身定製了大型的裝置作品。從他的作品不難看出,他將歷史事件、神話傳說、文學、哲學和科學結合到自己的創作之中,運用各種隱喻來抒發對我們人類社會不同時態的深刻思考。在皇家藝術學會展廳當中,基弗代表性的巨幅繪畫佔滿了整個牆面,由碎玻璃、油彩、金屬、石頭或者是植物混雜構成的畫面張力十足,由代表毀滅、淩亂和破碎的隻言片語匯成一幅靜逸的、散髮著詩意的宏偉畫卷。 對於觀眾來說,超大尺寸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在視覺上的衝擊往往成為了基弗的一個標籤,他極具風格和現代性的創作手法和師從藝術大師博伊斯的經歷也往往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但他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今世界一流的藝術家,還是源於其作品背後所飽含的人文情懷。大部份的評論認為,基弗的創作是來源于對二戰和德國歷史的反思和追問,作品中往往表現出一種破敗的、空曠的蒼涼之感,對德國那一段黑暗的時期進行徹底的批判。但當看到他作品原作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樣簡單生硬的文字是絕對無法描繪作品所表達的那種宏大敘事和複雜的情緒的。是的,基弗的確是通過他的作品描繪了很多被納粹劫掠過後的廢墟,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對納粹或者德國的一種形式主義的批判,而是對我們人類本身基因里保存的那份殘忍的一種揭示,而且帶著幾分憐憫和無奈,讓我們感受到作為自譽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其靈魂是多麼的卑微于無力。就像基弗所說的那樣“我的興趣不在真相本身,而是在於真相所處的語境。”基弗用自己的藝術語言來面對自己民族的過往,並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而更多的是反思“人”在歷史洪流中所起到的作用,這種對“真相”並不科學的探討和追問也許是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徑。 作為一名觀眾,或者說旁觀者,當我們把基弗所處的上下文聯繫起來思考,便又會有新的發現,德國人一直被我們視為是極度尊重規則和理性的民族,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卻誕生了希特勒和納粹這樣瘋狂的人們,他們將德國的浪漫主義引向了惡魔的深淵,納粹時期的德國藝術表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感染力被打上了恐怖和罪惡的標籤,隨著二戰的結束,德國的浪漫主義成為了國家災難和恥辱的原罪,但通過基弗的藝術,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位德國藝術家用粗糙、奔放、恢弘的藝術語言所構建的正是德國浪漫主義情懷的新的希望,他用淩亂的、破碎的、破敗的各種廢物創作出深沉美麗的繪畫,像一位深沉的守護者,默默的守衛在德國浪漫主義的廢墟當中。 Anselm Kiefer Royal Academy of Arts 27 September -14 December 2014 In September 2014,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will present the first major retrospective of Anselm Kiefer’s work to be held in the UK.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s

Constable: The Making of a Master
康斯坦堡:大師傑作

The V&A’s major autumn exhibition will re-examine the work of John Constable (1776-1837), Britain’s best-loved artist. It will explore his sources, techniques and legacy and reveal the hidden stories behind the creation of some of his most well-known paintings. Constable: The Making of a Master will juxtapose Constable’s work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Matt Welch: Don’t we we run run things things ?!

don’t we We run run things things?! Matt Welch Curated by Vlada Maria Tcharyeva 25 July – 16 August 2014 Daily 24-hour at VITRINE Bermondsey Square VITRINE is delighted to present a solo exhibition by Matt Welch, juxtaposing material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spaces with symbols that refer to subcultural identities. Welch marks

Disobedient Objects
逆物

26.7.2014 – 1.2.2015 V&A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展覽Disobedient Objects在昨天開幕,在收到新聞通稿的時候,我並沒覺得這個展覽會讓我又怎麼樣的感觸,無非是出於例行公事的原因才參加了他們早上10點的媒體接待會 (還挺不情願的) 。但結果是在展廳看了2分鐘以後, 我變被這個展覽深深地震撼了, 不是打動,是震撼。展覽展出的是世界各地社會運動中使用的道具──這本來不會讓人想到與藝術或者設計會有什麼關係,但的確,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優秀的設計品和藝術品。我恍然覺得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的畫面便是這展覽最貼切的一個反應。雖然民主運動和政治事件往往並不讓人樂觀,充滿了對立的衝突、辯論、流血甚至是死亡,但策展者的角度和胸懷的確讓我欽佩,展覽中每件事物作品的背後,都有當時新聞報紙的剪報,配以採訪和影像等資料讓人很快就能理解當時事件的上下文關係,而且當時的參與者也會詳盡的告訴你為什麼要製作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又是怎麼來使用的。世界各地的運動都有包含,從英美到中日,從中東到南美,可以說涵蓋了全球的各類運動、學生抗議、女權運動、反核武器、反全球化、反各種戰爭、反各種不平等待遇、反各種貪污腐敗不一而足,但展覽卻是從一種極為積極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本不平靜的事件,選擇的物品也都是極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看到這些作品在感受當時各種複雜狀態的前提下,卻讓人不得不佩服人民大眾的智慧和幽默感,比如為了防止被警察拉走而設計的防驅散鎖筒,會快速噴塗標語的機器人塗鴉者,一語雙關指桑罵槐的標語版,都讓人忍俊不禁。讓我記憶極為深刻的是展覽背景上循環播放的視頻,記錄了各種事件發生現場的點點滴滴,而且大多是極為珍貴的歷史影像,其二就是非常黑色幽默的“反抗器材製作指導”,教授大家如何製作簡易但高效的各類器材、防毒面具、防催淚瓦斯藥劑、隱秘標示製作方法等等,讓人大開眼界而且對這些精巧設計不得不由衷的讚歎。這個展覽輕蔑的調侃了我們當下對藝術和設計的定義,舉重若輕地顛覆了溫文爾雅和咬文嚼字的策展規則。而且展覽免費。     The V&A will this summer present the first exhibition to explore objects of art and design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at have been created by grassroots social movements as tools of social change. From Chilean folk art textiles that document political violence to a

Masterpiece London

Masterpiece London, now in its fifth year, returns as the main event at the heart of London’s summer art season – taking place once again on the South Grounds of the Royal Hospital Chelsea from 26 June – 2 July (with a Preview on 25 June).  This year, the Fair has been joined by principal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丹尼斯·霍珀:失落的相冊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Royal Academy of Arts 26 June-19 October 2014 Dennis Hopper: The Lost Album from Royal Academy of Arts on Vimeo. From Hell’s Angels and hippies to the streets of Harlem, Hopper’s photography powerfully captures American culture and life in the 1960s, a decade of progress, violence and enormous upheaval. Dennis

THE HUMAN FACTOR
人本要素

THE HUMAN FACTOR: THE FIGURE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17 June – 7 September 2014 Spanning the past 25 years, The Human Factor will bring together major works by 25 leading international artists who have fashioned new ways of using the figure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In addressing the body, the most frequently revisited subject in art’s

凯瑟琳·古德曼:人物写生
Catherine Goodman: Portraits from Life

17June 2014-23 November 2014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Jin Xinchun) 英国艺术家凯瑟琳·古德曼是2002年BP肖像奖得主。展览展出了她最新创作完成的肖像,这是为了与年度展相呼应。古德曼绘制的家人与朋友的肖像不仅仅相似度高,而且传达出强的的洞察力;可以使观众读懂她和笔下模特的内心世界。 古德曼绘制的肖像画包括电影导演斯蒂芬·弗雷斯、诗人和播音员黛茜·古德温、小说家维克拉姆·塞斯、王子绘画学院的学生、退伍士兵哈利·帕克和律师戴安娜·罗斯特朗。所有的画像都是古德曼在过去三年中于伦敦工作室创作完成,也是首次在国家肖像美术馆展出​。

Royal Academic of Art Summer Show 2014
皇家美术学院夏季展2014

6月9日—-8月17日 (Jin Xincun) 皇家艺术学院年度夏季展预示着英国夏天的开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式提名制当代艺术展,此次展览为新晋和知名艺术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  向国际观众展示他们的作品。参展艺术形式包括绘画、版画、摄影、雕塑、建筑和电影。 今年皇家美术学院收到12,000幅作品。休吉▪多诺霍是作品审查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此次展览的专员。审查委员会将筛选出的作品挂在伯灵顿宫的主展厅。今年是艺术家们首次提交数码形式作品以参加初选。展览展出作品超过1200幅,大部分作品公开出售,这为参观者提供了购买到高质量和新兴艺术家作品的机会。  

Valley of Astonishment
驚奇之谷

作者:沈心懿 6月20日至7月12,倫敦Young Vic劇場將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光怪陸離的故事。這個世界中每一個聲響都有一種色彩,每一種色彩都有一個味道,每一個味道都有一個形狀;而數字8是個胖女人,蜘蛛網則是無底洞…… 《驚奇之谷》呈現的的就是這樣一個萬花筒般的世界。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體驗並非是天方夜譚,這是每一個通感癥的患者的生活日常。該病患者由於感覺神經的交錯而能夠在聽到音樂的時候看見色彩。在透過幾位通感癥患者的視角,該劇旨在剖析大腦是如何決定人類認知能力並構架他們的世界觀。劇本的靈感取源於真實事件和多年的神經學研究成果,糅合了古波斯神話長詩的元素而成。觀眾將隨著這些人物的一舉一動,共同體驗他們的大腦是如何讓他們在天堂和地獄之間坐上情緒的過山車。信息網站Time Out 是這樣評論《驚奇之谷》的:本劇劇情將會挑戰你的大腦的極限。 劇本是英國導演Peter Brook(彼得.布魯克)與法國編劇Marie-Hélène Estienne (瑪麗-海倫·艾蒂安)再度精誠合作的結晶。此前兩人在長達30年的時間中有過多次合作,包括80年代的《往事追憶錄》以及在2012年Young Vic上演並名聲大噪的輕音樂劇《情人的西裝》。這是他們繼作品《那個人》(The Man Who)之後再次將主題著眼於人類大腦的創作。Peter曾經在70年代將古波斯神話長詩搬上舞臺,而這一次時隔30年之久的創作是在積澱之後對這部長詩的另類解讀。同時,這也是基於Peter和Marie兩人多年對神經學和伊斯蘭教義的熱情而孕育的探索之作。 Peter Brook出生於俄國一個猶太人家庭,在大革命之時舉家逃亡到英國,因而他的作品中時常夾雜著與對美好事物的眷戀以及居無定所的漂泊。他最具代表性的戲劇作品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的《李爾王》。在這部劇在成功的舞臺演出後被搬上了大熒幕。他的作品在法國等歐洲國家受到極大的贊譽。 6月24日戲劇開演前,兩位導演將攜手劍橋大學神經學學者和通感協會副會長在表演前為大家解讀劇本以及通感是如何產生和影響人類生活的。有興趣的觀眾屆時可以有機會在現場提問並深度挖掘主題。     票價:£10, £19.50, £25, £35 網站:http://www.youngvic.org/whats-on/the-valley-of-astonishment

Flying Roast Goose
《飛天燒鴨》穿越時空

華人街一向是有趣的城中城。坐落在這座城市的心臟部位,有著繁忙擁擠的街道和永不打烊的餐食店。每一個店家櫥窗裏懸吊的燒味,臘味, 濃油重彩地傳遞著多少人心中家鄉的味道。 於是這部作品, 就這樣香氣滿溢地閃亮登場。用港餐廳不能再熟悉的燒鵝命名, 講述了那些已經褪色的歷史中平實的溫情。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故事發生在1941 年 的冬天。日本軍隊攻佔香港,廚師金怡的大排檔的命運也隨著這座繁榮和平的城市的淪陷而前途未蔔。在食品匱乏的難題面前,金怡必須用她的力量和智慧,陷入混亂;面對糧食短缺的問題。金怡必須用她的力量和智慧,保護自己,當然還有她的拍檔——古靈精怪、非常嘴饞的寵物鵝蓉蓉,他們的命運將是怎樣的呢?通過形體、偶戲和物件劇場的相互交融,該劇講述一個關於食品、生存和犧牲的故事;殖民歷史這段鮮為人知的篇章也被詼諧地呈現在舞臺上。 《飛天燒鵝》的創意最初來自Paula Siu,這也是混沌空間戲劇公司(Out of Chaos)首部全長製作,該公司致力於講述東亞,尤其是中國大陸和香港故事。聯合黃土地劇團聯合制作, 其精選片段曾先後在 Oval House、Blue Elephant、Pulse Festival 2013 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肢體和木偶演員,Kristoffer Huball和David Ralfe都曾經在世界著名的肢體戲劇學校法國勒考克學校受訓,同時木偶藝術家Oliver Smart也是英國木偶之家Little Angel Theatre的成員。團隊中更是包括了曾經在《戰馬》,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已經正在上映的LIFT藝術節作品中有著精彩表現的藝術家和創作人員。 黃土地劇團(Yellow Earth Theatre)由5位英籍東亞裔藝術人士在1995年成立,是致力於提升英籍東亞藝人影響力的團體。 6 月 3 日至 6 月 21 日晚上 8 時 6 月 11 日演出後設有討論環節 地址:Blue Elephant Theatre,59a Bethwin Rd,Camberwell,London SE5 0XT 票價:12 鎊/10 鎊,南域(Southwark)居民 9 鎊 票房:020 7701 0100、0844

Presenting Chinese Art to the World
以“藝”為盟,廣聯天下

    Presenting Chinese Art to the World The establishment of UK Chinese Arts Association for immediate release     The UK Chinese Arts Association celebrates its establishment on 6th June 2014 in London.   UK Chinese Arts Association (UKCAA)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UK and China, supporting

六四大屠杀25周年,
给马克思披上血染的中国红旗

英国时间2014年6月2日中午12时,流亡作家马建老师为纪念六四事件25周年,发起了一次称为“快闪”的行为艺术。他本人在卡尔马克思墓前,为其墓碑盖上中国国旗,  并展开演讲。在演讲中,他愤慨的撕毁了含有马克思主义的党章和童年时绘制的马克思像,  以表达自己曾被蒙蔽的双眼已经清醒,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即希望民众看清恐怖暴力的根源,恢复中国民族传统。演讲结束后,参与者纷纷在红旗上签下自己的姓名,插上白花,支持此次的行为艺术。     下文出自马建老师: 各位文友,今天我决定给己故马克思先生披上中国国旗,是经过思考的行为。 因为马克思的学说进入中国百年以来,已经用他的斗争与仇恨思想毁灭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使得中华民族变成了一个丧魂失魄的无根民族,而全世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伤害仍然一知半解。 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理论取得了政权,又以无产阶级专政统治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今天终于走到了尽头,因为他们己经成了当年被他们革了命的有产阶级。为了继续统治中国,他们一方面死死咬着马克思不放,一方面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理论方向包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继续成为执政者的看门狗。 确切地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三位一体的仇恨邪教”,他主张用血腥的革命去实现“历史必然规律”,中文叫“杀富济贫”,去“实现”人间天堂共产主义社会,而这个人间天堂完全是荒诞不经的白日梦。 所以,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主张用邪恶手段去追求虚幻目标的反科学、反人道、反文明学说。这“三位一体”全都是马克思本人一再强调的核心思想,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髓”。而这精髓又由列宁和斯大林传到了中国。 毫无疑问,没有马克思就不可能有列宁,没有列宁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毛泽东,也不会有文革,更不会有北京天安门大屠杀。中国国旗五星红旗的红色,就是被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屠杀的无数无辜人民的鲜血染成。 如果我们不认清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导作用,如果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以“暴力专政”为手段天天在镇压人民,如果不了解阶级斗争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全部撕裂。如果不面对半个多世纪的“无产阶级专政”把中国(所有)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以及法律科学界的精英人才迫害致死致残以致被自杀的历史,那我就不配用笔书写自已国家的现实与历史。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暴行,追求纯粹的文学艺术是耻辱,当然那也不会创造出令人们反思的优秀作品。 文友们,无神论者马克思的肉体早已朽烂,但他的幽灵却还在中国人民头顶徘徊。在中国,“见马克思去了”是所有共产党员对死亡的称谓。这也是说,今天躺在马克思身边的不只是美丽的燕妮,还有毛泽东、邓小平等所有埋在八宝山公墓的“马克思的学生们” 。而马克思主义依然做为中国宪法的灵魂统治着每一位中国人。今天,中国的所有大学都必须设有马克思主义必修课。 最后我要告诉马克思:你的故乡不是德国,是在中国,那儿的执政党仍然把你当作自己的祖先,却把自己的祖先踩进泥里,还口口声声大谈爱国;他们照搬你的全部思想理论,却宣称绝不照搬西方。在那里,你是国宝,汉奸们每年将为你举行全国祭奠。你可以见看见用鲜血编织的花圈如山如海,而不仅仅是因为北京天安门大屠杀二十五周年,我插在这儿的朵朵白色玖瑰。因为,除了目睹,无论以什么方式,都无法表达你给中国造成的悲剧。

M.F.侯赛因:现代印度绘画大师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八—七月二十七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著名印度艺术家M.F 侯赛因(1915-2011)最后创作的九幅作品在V&A博物馆首次公开展出。“印度文明”系列由八幅意义重大的三联画组成,每幅宽12英尺,  高6英尺。这些作品表现了侯赛因眼中印度富饶的文化与历史。它们捕捉到印度充满生气的城市、多彩的印度节日、偶像人物和历史事件。这些壮观的大型作品同一幅单独绘制印度神灵象头神的画作一起展出。这幅画作担纲此系列作品有象征意义的开场。 M.F侯赛因被誉为印度绘画界现代艺术运动领袖之一。生于潘达尔普尔的他,早年时光是在印多尔度过的。在孟买上艺术学校的他,之后成为了一名为绘制电影广告牌的画家,这是其事业的开端。侯赛因徒手绘制并且使用鲜亮的颜色,他用现代欧洲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别是立体派)来描绘印度主题事件。 “印度文明”系列,通过描绘达罗和圣雄甘地,也以“印度幻象”而为人熟知。2008年,该系列由米塔尔家族委托制作,并且此前从未公开展出。1990年,侯赛因常驻于V&A博物馆。乌沙•米塔尔夫人将这些作品借给V&A博物馆,以展示这位被称为“印度毕加索”的杰出艺术家的最后创作的作品。 (Edited by Jin Xinchun)

專訪張弘星

2013年底,在倫敦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V&A)舉辦了《公元700﹣1900中國畫名品展》。展覽展出了從唐代到清末跨越1200年時間的超過80件展品, 從世界各地博物館精選的中國畫精品打動了英國的觀眾們,  這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英國 第一次如此高水準的中國繪畫藝術展覽,  很多第一次接觸中國畫藝術的英國觀眾都對中國繪畫藝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由衷的讚歎。此次ART.ZIP雜誌特地專訪了展覽策展人張弘星博士,讓他給大家聊一聊展覽背後的故事。     ART.ZIP:張博士,您能不能簡要地介紹一下您是怎樣成為V&A的策展人的? 張:起源應該是93年到英國學習吧,在國內的時候我是在南京上的學,79年本科進南京師範大學學繪畫,後來到85年的時候在南京藝術學院讀研究生,讀的是藝術史和藝術理論。從小我就比較喜歡美術,同時也很喜歡理科,到考大學的時候其實兩個都在考。我一直對理論還有整個的文化研究興趣比較大。因為在師範院校,所以什麼都要接觸和涉獵,國畫、水粉、圖案裝飾、油畫啊什麼都做。上了本科以後讀到二年級快結束的時候, 我就覺得不太滿足於在課程裡面學的東西,所以我三、四年級基本上都是泡在圖書館裡面的,隨心所欲地看書。當時的讀書氣氛很好,早上八點都要在門口排隊進圖書館。後來讀研究生期間接觸了一些朋友,像在杭州範景中,比較談的來。當時我特別比較佩服範景中,因為他很早就抓住了貢布裏希(Ernst E. Gombrich)這樣經典藝術史家,抓住了藝術史學中最重要的東西。 在中國80年代,位於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Aby Warburg)Warburg Institute還有考德爾學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開始被介紹到中國,當時朋友們很心儀這樣的藝術史學科的大本營。南藝研究生畢業以後我在藝術學院教了三年書。當時比較理想主義,覺得國內把中國藝術史僅看成鑑定或藝術欣賞,而不是一們人文科學, 因此比較鬱悶。 後來有了一個教育部資助出國做一年訪問學者的機會, 便選擇了來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本來的確是想開闊眼界,想改變做中國藝術史的方法才到了英國而不是美國。來了以後覺得挺好,瓦爾堡研究院就在亞非學院後面,就隔一個小花園。我覺得我自己是一直喜歡自學,喜歡讀亞非學院的書,但是我更喜歡到瓦爾堡去讀與中國藝術史無關的書。比如說它的圖片以及書目分類系統非常特別,我一直覺得很值得中國藝術史借鑑,但是國內到現在也沒有建立起這樣的藝術史傳統,大都是些藝術市場相關的鑑定方面的書籍, 很浮躁。 那麼我就是留下來在亞非學院讀學位,讀了大概5年吧。其實從個人興趣上來說,我一直是中國和西方的藝術都喜歡,但是考量自己現有的訓練, 覺得想要在藝術史領域站住腳的話, 還得做自己的文化。而且特別生活在異域,你更加要做自己的文化,這樣對你自身的生活,精神生活都有幫助,有一種歸屬感。讀書的時候覺得做文科難,做藝術史更加難。比較幸運,我的導師韋陀教授是非常英國紳士型的一位導師,他不管你去做什麼,但是他能夠潛移默化的引導你怎麼做一個好學者,有點像中國傳統的理想化的導師樣子。他要求你非常嚴謹,這是我從他那裡得到的一點,比如做目錄、做註釋、找證據,都非常非常嚴格,也許這就是英國哲學的經驗主義學術傳統,反正我覺得非常受用。後來在大學裡面教書,在愛丁堡大學教了4年的書,再後來轉到博物館,其實我並不在乎在哪個博物館工作。博物館和大學比,我更傾向於博物館的工作。大概從2000年開始我就有這樣一個想法: 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博物館這樣一個地方工作的話,你更加容易接觸這裡的社會,了解她,而且也更加直接地對她能夠產生影響。   ART.ZIP:那麼您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展覽的起因和中間的過程嗎? 張:起因的話是覺得英國缺少對中國藝術的了解,這是在這裡的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 但我的感受特別強烈。舉個例子,我們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來博物館的觀眾可以把家裡的藏品拿來給我們鑑定。每到那個下午,博物館總是充滿了拎著包包的人,包裡面什麼都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各個部門都參與,諮詢室內外人們排隊起一個個長隊,我就是負責看中國書畫方面的。因為基本看不到什麼好的東西,而且大部份英國人拿來的他們覺得好看的中國書畫都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太多水平不高的中國書畫給他們形成了對中國藝術一種刻板的印象,結果是中國書畫完全不受重視, 這讓我很沮喪。 時間一長,我心裡就有這樣一個慾望,要做一個名品展,做一個讓西方觀眾看到我們中華書畫藝術傳統的展覽,揭示出那些有全人類共享價值的東西。我是覺得只要是好的東西,馬上你就會很投入。所以我在挑選以及考慮展品陳列的時候這是第一大原則,一件作品從視覺是不是能打動你,是不是能讓你感動。這是從我自己的平常生活中引出的要做這個展覽的起因。那麼一個機緣是我這個想法得到了前任館長和現任館長的支持,特別在前任館長在的時候,他去過上海博物館。我們都認為上海博物館的繪畫館是全世界最好的,無論是學術研究, 展品質量 還是陳列方式,都有考究。我們的展覽必須要達到同樣的水準。 近幾年在英國,你知道在整個歐洲,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曝光的很多,大家都知道艾未未,知道徐冰,蔡國強, 薩奇畫廊(Saatchi Gallery)、 在泰特美術館(Tate)、在海沃德畫廊(Hayward)、我們這裡都做過。我想應該現在需要的是個歷史的維度來看待中國的當代藝術。其實我覺得當代藝術家裡面有很多在藝術質量上和一些歷史上大師相比的話,遠遠不夠。不管藝術家本人,還是觀眾都應該把當代藝術放到一個大的歷史脈絡裡面去看去評價,才會比較準確一些。   ART.ZIP:當初和亞非學院一個博士生導師交談時他表示,他不太認為有中國當代藝術這個東西,他只承認有“當代藝術”,因為這個詞像“民主”一樣,它的內涵在全世界應該是統一的,你不能有一個東西是特殊出來的一個地域性的“當代藝術”。而且中國當代藝術中很多的概念和內容是嫁接的,就是直接把西方拿來用,這樣的話和我們中國本土的精神和文化傳承沒有一個融合和銜接。 張:完全同意,做這樣一個展覽,也同樣需要考量如何與在地文化歷史銜接. 你看它的規模,跨度從公元七百年一直到一九零零年的事。這和一般漢學家去做的展覽選題不一樣,和大都會博物館做的不一樣,那是因為本地的實際情況。在美國有很專業的中國畫收藏,有眾多的專家、收藏家,所以可以做很專門的展覽。而且美國絕大多數博物館是私立的,展覽的社會責任問題沒有歐洲這樣強調。在英國博物館是公立的,這裡是講服務社會, 這是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來的一種文化,一個傳統,博物館是用的全社會納稅人的錢,那麼你要做的東西必須要對社會有益。從這樣一個大的方面考慮,所以我覺得應該做一個通史,而不是說做我個人的學術興趣。   ART.ZIP:很多人比較喜歡宋朝,但你的時間點剛好卡在唐朝到清末,就是中國文人傳統的成形到衰落的一個過程,你會想要展示這個過程嗎? 張:在這裡我沒有把我自己的價值判斷放進去,因為想要和價值要拉開一些距離。這樣一個展覽裡面,就是比較客觀的描述,特別是針對第一次接觸中國繪畫藝術的西方人,主要講不同時期的審美變化,藝術家追求的變化。我強調的是變化,不強調哪個是高峰哪個是低谷。當然我是非常同意高居翰先生的,很多年前他就說明清是文人畫衰落的時期,我南藝時期的同學李小山二十幾歲的時候也發過一篇文章叫《中國畫窮途末路》,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 的確是宋元是高峰,到明清是不斷的嫁接,不斷的用以前人的一些方式然後把它嫁接、把它綜合。但這個展覽裡面不討論文人精神是否衰落這個問題,因為那是一個中國內部特別關心的問題。這個展覽主要想和在西方這個語境裡面強調的敘事模式唱個反調,特別是漢學家做的一些東西。他們是隔岸看中國,特別強調中國傳統的傳承。董其昌被推的很高,清初四王也是這樣。結果中國古代繪畫史變成千人一面, 一成不變的歷史。那麼這個展覽不是這樣,我特別強調的是中國繪畫傳統裡面的變化(不一定是發展),這個變化是主要的。   ART.ZIP:這種變化以及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在展覽裡面是怎麼體現的呢? 張:這個描述多解釋少。但是我是想從藝術家自身問題的變化,以及材料、技術、工藝這些方面的變化來看。另外是社會的因素,比如說從唐代仕人集團到宋代文人集團的轉變,是一個重要起因吧。這個展覽當然是一個間接的去講社會因素, 更多講技術史的變化. 比如在唐代用工筆這種技術手段,到宋代基本是水墨,就像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那樣區別,那麼怎麼會有水墨之變呢,我的解釋是因為有文人,因為科舉制開始了,文人受重視,墨的使用跟著被普及。

The End of Everything

Lines, Curated by Rodrigo Moura Hauser and Wirth, Zurich, 22 March – 31 May 2014   The End of Everything    Hauser and Wirth’s Zurich show is a positively intellectual body of non-works that appear to want to disappear from view. Beneath the curved steel ribs that elevate up and into the ceiling, and the

Ancient Lives, New Discoveries
古代生活的新發現

22 May – 30 November 2014 Room 5 Major new exhibition reveals new discoveries about ancient lives in Egypt and Sudan. The British Museum has always sought new ways to explore its collection, using the latest scientific techniques to shed new light on ancient cultures. This May new research on one of the most-popular areas

Wedding Dresses 1775-2014
婚紗禮服1775─2014

3 May 2014 – 15 March 2015 ,2014 The V&A’s spring 2014 exhibition will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shionable white wedding dressand its interpretation by leading couturiers and designers, offering a panorama of fashion over the last two centuries. Wedding Dresses 1775-2014 will feature over 80 of the most romantic, glamorous and extravagant wedding

Slipstream by Richard Wilson RA
at Heathrow Terminal 2
希斯羅第二航站樓藝術委託作品:
理查德·威爾遜《尾流》

Slipstream Trailer from Tommy on Vimeo. 今天參加了一個很特別的藝術作品發佈會,第一個需要帶護照參加的藝術現場。今年6月4日,希斯羅第二航站樓“女王航站樓”正式整修完畢對外開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旅客大廳當中的巨大雕塑作品 -《尾流》。這件被扭曲的77噸重,長78米的鋁皮作品模擬了飛機在飛行中劃過的氣流的形狀, 感覺和杜尚(Duchamp)《下樓梯的裸女(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還有翁貝托·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的《空間中獨特的連續性形態(Unique Forms of Continuity in Space)》有異曲同工之妙。理查德·威爾遜可謂是英國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他在利物浦創作的《翻天覆地(Turning the Place Over)》在英國可謂是婦孺皆知,他把一整棟建築切割出一個圓形部分扭曲拼合,創造了如盜夢空間一般的視覺效果,整棟大樓變成了一件裝置做品。圍繞著《尾流》整件作品從創意到成型的4年間,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從想法的成型,到紅牛特技飛行隊的實施,直到解決各種技術環節達成最後的作品呈現,可以說這是一個如同紀念碑一樣的作品,承載了當代藝術的最終夢想──激發人們創造的慾望與集體的狂歡。   發佈會上發言的人很多,藝術家Richard Wilson RA,建築設計師Luis Vidal,星空聯盟CEO Mark Schwab,希斯羅發展部主任John Holland-Kaye,英國文化委員會執行官Sandie Dawe,英格蘭藝術委員會Peter Bazalgette爵士,悉數到場,從各個方面介紹了新航站樓的情況,上百家媒體也很活躍,提出了很多尖銳的問題,比如對第四代航站樓的理念和安檢之間的關係的質疑,以及公共藝術和空間對公眾的影響等問題。一上午的發佈會更像是一個聽證會,了解到了很多冷知識,比如從1﹣4代航站樓的設計異同,比如教堂和機場之間的類比,比如機場施工規格的各種參數等等。結束了發佈會,我們參觀了還沒竣工的航站樓,也是經歷了我人生中最為嚴格的安全檢查,個人感覺這個航站樓設計的很人性化,功能性很強,而且自然採光非常好,讓人很舒服從,體驗上來說我覺得比第三航站樓強不少。

Kader Attia
卡德爾·阿迪

On 26 November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unveils a new site-specific commission by French Algerian artist Kader Attia. The work revisits the biblical story of Jacob’s ladder with a towering floor to ceiling structure of rare artefacts and books that will fill the lofty spaces of the Gallery. Hidden inside this library is a cabinet of curiosities filled with items from old

Chris Marker
克利斯·馬克爾

16 April – 22 June 2014, Galleries 1, 8 & Victor Petitgas Gallery (Gallery 9) 今天在倫敦白教堂畫廊開幕了法國藝術家《克利斯·馬克爾》的回顧展, 對這個藝術家我真是知之甚少, 直到來到展廳看了他的作品才覺得他很了不起。試想一下你看到一個1921年降生的人(比我去世的爺爺還年長一歲), 在50年的藝術生涯之中製作的各種藝術嘗試,比如看到他76歲時候用電腦製作的關於記憶和博物館主題的多媒體作品(1997),2005年他去世前6年(85歲)時候做的影像裝置作品。。。他不懈探索和驚人的充沛精力讓人感嘆。還沒完,這位藝術家同時還是一位作家,攝影師,電影製作人,畫家。。。。展覽也展出了他寫的書和很多影像作品。其中的一件作品用看照片講故事的方式展現了2戰役后法國人的面貌,生活和周遭的點點滴滴,藝術家平和的聲音配合大量的紀實圖片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真實而且鮮活的戰後法國,沒有煽情,也沒有說教,在淡淡的哀傷之中又帶著令人喜悅的希望和憧憬。 馬克爾一直關注著人們的生活,雖然作品記錄了大量的政治事件和社會問題,但他的出發點永遠是那裡生活的人,人們渴望生活,更安全和更少憂愁的生活,世界各地皆是如此,除此之外其他好像並不重要。 另外兩件很意外的收穫,作品里一件作品是用80年代後期生產的Apple IIGS電腦展示的,這算是古董級電腦了吧,而且還能正常運轉,是一個類似photoshop爺爺級別的繪圖軟件,上手操作了一下感覺好神奇啊!另外一個是見到了BBC主播,年輕的藝術評論人Alastair Sooke,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他,這次在白教堂見到覺得真人還是很友好,我們已經約了他給我們寫專題啦,很期待啊!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presents the first UK retrospective of visionary French filmmaker, photographer, writer and multimedia artist Chris Marker (1921 – 2012). Marker is widely acknowledged as the finest exponent of

Isaac Julien Playtime

24 Januray – 1 March 2014 Victoria Miro 英國藝術家艾薩克·朱利安 (Isaac Julien)是從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走出來的實驗影像藝術家,同時也是是最富盛名的當代影像藝術家之一。 這個由七組屏幕構成的影像裝置名為‘PLATIME’, 圍繞著金融資本流動的主題。而‘資本’也是貫穿於朱利安近年來作品的主旨之一,PLAYTIME因此也可以被看作是藝術家對資本流通的一種視覺記錄和表達。多屏幕的空間投影架構也是朱利安這幾年來的創作特征。在入口處,有畫廊助理提醒觀眾們“請隨意走動”。 但 Victoria Miro原本大小尚可的空間,在這樣一個對感官效果要求復雜的裝置下,也顯得小氣了一點。在二樓的空間裏,7個屏幕組成了6夾1的環形構造,其中最長的屏幕懸掛於中央,也自然成為了觀眾們視覺的焦點。而不知是否是由於英國觀眾們的拘謹習慣,現場鮮有‘隨意走動’的,即便有,多半也都只能在繞圈子,其余大多都圍聚在現場的四組‘理想觀測點’的沙發周圍。這樣的一個新作品的展出,想必也是呼應紐約MOMA此時同期上映的朱利安的Ten Thousand Waves,而後者更加具有流動性的9屏空間設計和更為復雜的敘事,或許才達到了朱利安給自己設出的挑戰。 電影本身的拍攝,一如朱利安的精致大氣。PLAYTIME時長約70分鐘,大致由五段故事組成,這五段故事集結了藝術影像中所難以見到的豪華陣容:James Franco, 張曼玉,甚至還有紐約的拍賣行大亨Simon de Pury. James Franco的一組描述藝術市場和交易的獨白,算是全片最為亮眼的表演。不過出演一個著裝高檔,英俊而有坯氣的藝術家角色似乎並沒有任何新鮮之處。而張曼玉則是化身記者,采訪即將迎來一場重要拍賣的的Simon de Pury,若非是有張曼玉在朱利安之前的Ten Thousand Waves中飾演媽祖的前例,這樣一個中規中矩的表演,或許也會讓人質疑藝術家請來張曼玉的必要性。 影片內容由關‘資本’二字,從金融中心倫敦的兩位風投經理人的對談,到畫廊和拍賣行的裏無處不在的商業氣息。從獨自漂流迪拜從事家政的菲律賓女仆,到金融危機之始冰島荒原中的一位建築工人的獨白。電影的五個段落圍繞在這幾個角色的獨白和對話之中,但這五個故事之間的聯系也僅僅停留在了一個間隔的聯系上。穿插於言語之間的,還有朱利安招牌風格的圖像:菲傭獨自站在迪拜的沙漠中,冰島工人把身體鑲入一個圓形的琉璃窗戶裏。這些喚起我們對攝影作品和經典電影鏡頭聯想的圖像,是朱利安一貫以來強烈視覺表達的風格。但在這樣一個語境下,想必也是朱利安自己用來集結‘資本’的工具。這組關於資本的影像,來自於朱利安對人們不斷尋求‘更好的生活’這一現象的探索,而略帶諷刺的是,這一系列的作品,在藝術市場裏的流通,想必也的確會給朱利安自己帶來了更好的生活。 7個屏幕提供的是7×7的圖像組合可能性,而在這部影像裝置中,朱利安的影像是否有完整的跟這個形式有機的結合,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Victoria Miro 樓下的空間是一組雙屏的對談記錄,朱利安和幾位文化理論巨匠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 和伊雷特·羅戈夫(Irit Rogoff)對資本和空間的問題展開的討論,而討論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朱利安PLAYTIME作品的一個理論基礎。 而這組有著學術深度的對話,為什麽要用雙屏展示,為什麽要多視角記錄。當朱利安跳出最初的三屏幕藝術電影,而把視頻數量作為他的一種媒介工具時,我們也不得不開始質問這種視覺選擇的有效性。

The Fashion World of Jean Paul Gaultier
让 – 保罗·高缇耶的時尚世界

Barbican Art Gallery, London 9 April – 25 August 2014 The first major exhibition devoted to Jean Paul Gaultier, the celebrated French couturier, opens at the Barbican in April 2014. This dynamic installation of more than 140 cutting-edge couture and ready-to-wear garments explores Gaultier’s fashion world, from his witty and boundary-pushing designs to his ceaseless

The Glamour of Italian Fashion 1945-2014
意大利時裝的魅力1945-2014

5 April – 27 July 2014     The V&A’s spring exhibition, The Glamour of Italian Fashion 1945-2014, will be the first major show to examine Italy’s rich and influential contribution to fashion from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o the present. It will draw out the defining factors unique to the Italian fashion industry –

United Visual Artists : Momentum

United Visual Artists : Momentum, @ Barbican Curve Gallery. 13 February 2014 – 1 June 2014 UVA, (United Visual Artists)在Barbican环形画廊的装置作品 Momentum由12个悬挂在天花板上摇锤组成。这组结合了3D打印科技制成的摇锤,由疏至密的排列在180度的环形长廊之中。每一个摇锤都是光源和声源,在UVA编排的模式之下起舞。摇锤的底部是光晕所在,昏暗的羽白色光线在点状和环状之中切换。同时切换的还有不同的音效,光与声的协奏主导着整个画廊黑暗的环境。 而Barbican的环形画廊,正式艺术中心音乐厅的舞台后场。一墙之隔,便是音乐厅的主舞台。或许当台上的演奏家和歌者正站在一束高光下,我们在环形画廊中,也成为了UVA光线之下的表演者。 在这一次的环形画廊之中,前半部分发光摇锤的排列较为松散,给了观者初入空间,感知方向的时间。而后半部分,七束光线几近等距排列,适应了光影环境的观者们也停下脚步体验UVA所营造的氛围。光与声的节奏时而摇摆不定,时而步调统一,有的观众会如同小孩一般不断追寻光线,让自己站在亮处,或是拿出手机相机捕捉光源和人影。手机屏幕中发出的光线,成为了环境中了另一组光源。我们点亮手中的光,投影于这些摇锤,作品与观者似乎也互换了位置。 UVA通过这光线空间装置,强调营造一种‘自然’的感官体验。而光线装置强调这人与光现象感官的互动,从Antony McCall的描绘圆锥的光线,到Olafur Eliasson的天气项目之中巨大的人造太阳,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品本身,更是作品之下分享光源的观众。在环形画廊这个剧场式的空间里里,靠墙而坐的观者,注视着这些起舞的光线。罗兰巴特曾把黑暗的影院空间和心理医生诊室做比较。黑暗给予人幻想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在大银幕前舒服的坐下,正如同躺在心理医生诊室的沙发上,等待一束光线的催眠。

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
哈嘍,我是保羅·史密斯

15 November 2013 – 22 June 2014 The Design Museum invites you into the world of fashion designer Paul Smith, a world of creation, inspiration, collaboration, wit and beauty. Looking to the future as well as celebrating his career to date, the exhibition will reference Paul Smith’s influences and fashion designs, charting the rise of one of the world’s

In the Making at Design Museum
設計博物館《製作中》

IN THE MAKING 22 JANUARY – 4 MAY 2014 This exhibition, curated for the Design Museum by Edward Barber and Jay Osgerby, captures over twenty objects mid-manufacture, putting the aesthetic of the unfinished centre stage. Varying from the £2 coin to a cricket bat, a surprising range of objects have been chosen by British designers Edward Barber and Jay

DESIGNS OF THE YEAR 2014
2014年度設計

26 March 2014 – 25 August 2014 Kate Moss’s favourite app, a floating school in a Nigerian lagoon, friendly lamp posts, virtual mountain rescue teams, a recoiling mudguard for the discerning cyclist – just some of the nominations for Designs of the Year 2014, announced today. Designs of the Year gathers together a year of

Veronese: Magnificence in Renaissance Venice at 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畫廊:《韋羅內塞:文藝復興時期維也納的繁華》

19 March-15 June 2014 ‘Veronese: Magnificence in Renaissance Venice‘ is devoted to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rtists of the 16th century. This exhibition of 50 of his works, many of which are travelling to London from across the glob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ollection of masterpieces by the artist ever to be displayed in

ART 14
倫敦藝術14博覽會

28 February – 2 March 2014  The Fair will welcome over 170 galleries from 38 countries.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art from regions such as Asia,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will be on display by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artists from cities including Lagos, Berlin, Beijing, Dubai, Buenos Aires, Osaka, Mumbai and São Paulo.  

Strange Beauty: Masters of the German Renaissance at the 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畫廊:《奇異之美﹣德國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繪畫展》

Date and time 19 February – 11 May 2014 Sainsbury Wing Exhibition Daily 10am – 6pm (last admission 5.15pm) Fridays 10am – 9pm (last admission 8.15pm) This exhibition takes a fresh look at German Renaissance paintings in the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way these works were perceived in their time and in

United Visual Artists: Momentum at Barbican Curve Space
巴比肯曲型空間《聯合視覺藝術家:動量》

  The Curve, Barbican Centre, London UK 13 February – 1 June 2014 Admission Free Barbican has commissioned the multi-disciplinary art and design studio United Visual Artists to create a new work for the Curve. Coinciding with their 10th anniversary, UVA present Momentum, an immersive installation that combines light, sound and movement. Drawing on physics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Hockney, printmaker
達利奇畫廊:霍克尼,版畫

Timed to coincide with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tist’s first print this show celebrates David Hockney’s long and fruitful career as a printmaker. Over 100 carefully chosen works give a highly instructive and entertaining overview of the artist’s graphic career and reveal the thought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that underlies the artist’s extensive printoeuvre. Concentrating on

                   

© 2011 ART.ZIP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7 2050 415202

Site by X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