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約客 | Eyes On

Hockney and Piero: A Longer Look
霍克尼與皮耶羅:悠遠的凝視

National Gallery Until 27 October 2024 “Images embrace us: they open up to us and close themselves to us in so far as they conjure up in us something that we could call an interior experience.” –Georges Didi Huberman 「圖像包圍著我們:它們向我們敞開,也對我們關閉,彷彿在我們內心喚起了一種可以稱為『內在體驗』的東西。」 ——喬治·迪迪·於貝爾曼     The exhibition, Hockney and Piero: A Longer Look, is organised around a

Bao Rong : the Art Hopper
包蓉 : 跳躍在邊界的藝術蹦客

Rong Bao,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merging contemporary artists from China’s new generation, is a true ‘art hopper’ leaping between mediums with bold creativity. Her work spans sculpture, painting, video, and installation, where she transforms the everyday into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Bao reshapes familiar objects to expose the absurdities and contradictions hidden in daily life.

Jiachen Zeng : Mermer
曾佳辰 : 莫莫

Curious and explorative, the Mermer series delves into the everyday and mundane feeling so commonly experienced in our technological world, but enhanced by the pandemic: our direct facing and relationship with screens. While the total lack of colour and the black and white nature of the paintings emphasise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projected light on

Anthony McCALL: SOLID LIGHT

Anthony McCall:Solid Light Tate Modern 27 June 2024 – 27 April 2025   “I find that I am now asked a particular question that used not to come up: ‘Are you making sculpture or are you making films?’ The way that this question is phrased puzzled me for some time, for it seemed to me

Jose Antonio Suarez Londono : One Year

“Every single thing he owns makes up one great collection. In him this passion shows its true face, the stern Indian expression that lingers on, but with a dimmed and manic glow, in antiquarians, researchers, bibliomaniacs. Scarcely has he entered life than he is a hunter. He hunts the spirits whose trace he scents in

Maarten Van Aken: In Search of Liminal Space
馬騰·範·阿肯: 尋找那些隱匿的閾限空間

Maarten Van Aken’s works exude a profound power, a force that gently urges you to pause and contemplate. As you gaze upon them, the world seems to halt, and time loses its pulse. These are tranquil moments, bathed in light and warmth, where stillness reigns supreme. Maarten Van Aken的作品有一種力量,那是一種慢下來的力量,讓你不得不靜靜地看著它,世界彷彿靜止,時間也不再跳動,那是一個寧靜的瞬間,被光照耀著,溫暖著。 Perhaps becoming an artist was not

Francis Alÿs: Ricochets

“Even a minor event in the life of a child is an event of that child’s world and thus a world event.” –Gaston Bachelard   When Phillipe Aries wrote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1960) it developed a notion that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was a modern development dating as late as

Tavares Strachan: There is Light Somewhere

18 Jun –⁠ 1 Sep 2024 Hayward Gallery, London They were all assembled there. Not purely a history but an assembly of the dead with a sense of voices being released. Voices from the deep. What the exhibition presents is the possibility of releasing these voices in a rich tapestry of becoming. We can see

Heart Lab: “Can You Afford to ‘Pay’ Attention?”

“Everything we see could also be otherwise. Everything we can described at all could also be otherwise.” —-Ludwig Wittgenstein. Tractatus Heraclitus said that thinking was walking into the strange. This exhibition begins with walking in a dimly lit corridor. Each spectator holds a small torch with which to navigate the spatial encounter. Attention starts to

Michelangelo:the last decades
米開朗琪羅:最後幾十年

The British Museum, in assembling drawings and letters from the last thirty years of Michelangelo’s life have provide insights into his aesthetic development over this duration. As a devout Catholic, he is presented to be increasingly pre-occupied with the state of his own soul and it is the medium of drawing that is most intimately

Angel with a Gun: Homage to Guy Brett

  Guy Brett always appeared to defy art world fashion. He was involved with the short-lived Signals Gallery (1964-1966) and with this the newsletter publication. This enterprise drew together many artists from Latin America, Asia and Europe and so it became subject to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these continents. It should be described as a

Pass Through: Expressionists at Tate Modern

A gallery is designed to pass through as if it might stand in for the imaginary staging of historical passage. They are invariably crowded places, so passage is often interrupted or straited rather than smooth and continuous. If it is sculpture, there is a circulation around it, as if to steal a better view or

YOKO ONO: Music of the Mind

15 February – 1 September 2024 Tate Modern, London The exhibition works on the edges of several divides. Firstly, the exhibition might be read as a divide between the counterculture and the mainstream art world, and within this a divide between analytical conceptual art with all its schematic categories and a more amorphous, poetic mode

Always container, sometimes contained: A dialectics of outside and inside
「始終是容器,時而被容納」,外與內的對答

A Review on TRA Collective’s exhibition at Greatorex Street Disoriented objects, reversed spaces, and musical notes escaping their scores—this is the imaginative space of the exhibition Always container, sometimes contained. Within the gallery space, threads escape from canvases, suspending from industrial materials, and weaving into rigid nets that hold the ground. These threads also exist

UNZIP PROJECT|UNZIP the art, SPARK the part
2024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

ART.ZIP | UNZIP PROJECT | UNZIP the art, SPARK the part 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 A1展位 2024年5月23日至5月26日   由ART.ZIP策劃的UNZIP PROJECT將於2024年5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ART.ZIP作為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中英雙語藝術媒體,首次以機構身份參與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從文字到作品、從報導到展示的轉變,並將視角從倫敦延伸到北京。自2012年成立以來,ART.ZIP一直致力於將西方的藝術資訊匯集並精煉傳遞。其名字中的「ZIP」不僅象徵著拉鍊連接中英兩地的文化,也暗喻壓縮文件格式,有效地向讀者傳遞當下最前沿的美學思考。十二年後的今天,在越加快捷的信息交流與傳播背景下,ART.ZIP以「UNZIP」解壓縮的理念,將多年積累的豐富資訊、美學觀念和創意實踐轉化為一次觀眾可直接參與的實體展覽體驗,讓中英兩地藝術家的精彩作品與中國的當代語境產生深度互動,從而為藝術家與公眾之間的深入對話搭建全新的溝通橋樑。 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是根植於中國本土性的藝術交易平台,為那些與中國當代語境相關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個獨樹一幟的呈現機會。由於博覽會的組織模式,游离于画廊生态以外的獨立藝術家難以直接參與。此次博覽會上,ART.ZIP以機構身份將這些獨立藝術家的作品引入更廣闊的藝術市場,開啟了獨立藝術家、藝術機構與藝術市場間嶄新的互動和合作可能性。 此次項目共有九位藝術家參與,包括陳澈、姜培源、姜嘯然、劉金城、孫毅、余曉、朱田、Fion Gunn和Jonathan Miles。這些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均畢業於英國藝術院校,並持續在多種媒介中探索其藝術實踐,而Fion Gunn和Jonathan Miles則與中國藝術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對推動中英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劉金城、姜嘯然和姜培源以超群的繪畫技藝,通過超寫實的形式來傳達抽象的情感與哲學思考;陳澈則將具象的自然景觀放大轉化為抽象表現,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新世界」;孫毅的作品結合了中國傳統美學和哲學,用西方當代的表現手法對當下的社會和現象表達自己的態度;余曉通過對繪畫新觀念「腹地」的探索,將畫布「身體」化,使得繪畫超越物質性本身,試圖將脆弱的體驗轉化為具有啓發性的美學對話;朱田的創作跨越多種媒介,關注當今社會中機器人般的自動化常規,以幽默和尖銳批評探討權力關係與自由,創造了她所說的「打嗝」作品,旨在打斷和擾亂社會常態;Fion Gunn通過多樣的藝術手法和虛擬現實作品探索和理解人類極端經驗,探討個體與全球社會生活經驗的意義,同時致力於通過藝術交流激發深刻的人文關懷和新的開始;Jonathan Miles的藝術實踐結合了繪畫、文字和行為表演,深入探索時間、記憶以及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 陳澈,2005年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繪畫專業)。陳澈的作品充滿了獨特的想像力和視覺衝擊力,常常呈現出泡狀、管狀、條形和柱體的矩陣,這些元素相互咬合、滲透,如同顯微鏡下放大的細胞體,或是通過射電望遠鏡捕捉到的遙遠宇宙景象。這些畫面仿佛在熱帶雨林、水下奇觀、動物的皮毛和河流的走向中穿梭,帶給觀眾無限的遐想。陳澈通過筆刷、噴槍、滾筒和顏料的運用,直覺地在畫布上構建出與我們自身和周遭世界的深刻關聯。他的創作過程如同與「空白恐懼」的搏擊,將感覺與認知一次次地視覺化,最終成為心智向外投射的巨大象徵。 姜培源,2008年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繪畫專業)。稀疏襤褸的布料,褶子及細密的針腳所形成的摩爾紋都展現出超寫實的特點,材料一直是姜培源的創作路徑,也是他長久的思考所得出的結論。他的實踐強調了繪畫材料的物質性以及圖像生產的過程、方法和姿勢。在近期的實踐中,TPS系列是透明顏料皮(Transparent Paint Skin)的縮寫,藝術家通過在畫布上對預製透明顏料膜再拼貼的技巧,解構了「繪畫」同時作為名詞的顏料表面和作為動詞的生產過程,瓦解並重建了顏料圖層和支撐物的關係結構,進而簇生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和延展了繪畫的概念範疇。 姜嘯然,自幼學畫習字,在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經過本科研究生六年的學習,隨後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學院,於2009年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姜嘯然結合生活經歷,融合對中國書法與繪畫的研習以及對⻄方藝術發展脈絡的理解,創作出了《煙》系列作品,透過具象的圖像來表達抽象情感。《煙》源於對命運這一概念的探索:命運始於某點,卻通向未知的彼岸。我們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身處命運的旅途之中,同時也融合了多重旅程的軌跡。因其抽象形態的和不可預測的變幻,姜嘯然选择以煙霧來表達這一觀念,彷彿映照了命運的多樣性,以及我們交織在其中的旅程。 畫面只有簡單的黑白,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煙霧的形狀,而非色彩本身。而絹這種敏感而脆弱的材料,正如人類一樣脆弱,但在命運的面前,我們依然需要堅韌不拔。 劉金城,1989年畢業於英國斯萊德藝術學院,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繪畫專業)。他的《假真》系列作品通過超寫實的創作手法來表達對當下世界和社會的看法和認知:這些栩栩如生、擁有惟妙惟肖細節的畫作,常被觀者誤認為是一張折揉的紙張或是攝影作品的印刷圖像,實則是藉由複雜的油畫技巧創作而成。這種似是而非的呈現效果表達了劉金城對「真實與虛構」、「表象與本質」之間的探討。在現實世界裡,各種假象被當作真實接受,並被深信為生活的全部,這現象成為一種永恆的隱喻,或許是唯一確認的「真理」。 孫毅,自幼學習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隨後畢業於倫敦斯萊德藝術學院,於2015年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在英國進行美學與哲學探尋的路上,他發現西方哲學家認為的「藝術應該從概念中分開,從關心和目的中分開,使之達到理想的『目的性無目的』」恰好和中國藝術哲學追求的自由狀態也是相符的。「有用與無用」、「消逝與永恆」、「進與退 」是孫毅經常探討的話題。引用藝術家的話來說,「到目前為止,做藝術的經驗告訴我——這如同每日喝水一樣,沒什麼味道,但是又缺少不得。不論做了什麼作品,有了什麼樣的草稿,平淡下來後興奮也就沒了,時間久了可能也就忘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其中一個便是『無』,『無』即是『有』,『有』便是『道』,『道』是不可說。所以,觀念上來說,我在努力讓我的工作和作品成為『無』。因為總覺得可能做與不做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個人的抒懷而已。」 余曉,2010年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現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藝術實踐類在讀博⼠。余曉的繪畫創作基於「腹地」這一新概念。在她的作品中,「腹地」指代那些通常被隱藏、未被察覺或被忽視的部分,比如畫作的背面、底部或畫框。她將這些被忽視的要素揭露並展示在觀者的視線之中,從而挑戰了繪畫傳統的定義。通過暴露繪畫的內部結構,她揭示了所使用的材料和技術,同時強調了繪畫表面的身體性。在經歷了一系列操作,如描畫、繪制、撕扯、翻轉和折疊之後,她的作品既呈現出混合了各種輪廓和幾何圖案的抽象繪畫,又具有雕塑般的形態。余曉的創作驅動力來自於對創傷的理解、對抑鬱的抗爭以及對未知的好奇。她追求的不僅是繪制抽象圖景,而是在直覺和明確目的之間尋找平衡。 朱田,2014年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雕塑系,獲得純藝術碩士學位。《錢》是朱田於2015年4月1日啓動的終身行為項目。在她看來,「錢」是一個和我們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但又人人避而不談的話題。在不同的文化中,談論「錢」都被不約而同地視為一種禁忌。它因此成為房間里的大象,甚至比「性」更私密、更讓人無法公開討論。她決定挑釁這個世俗的「規矩」:每月公佈自己所有存款的金額數,任何人都可以向她索取她當月的銀行帳單,看到她的各項支出和收入,以此來公開展示「錢」和一個藝術家的發展、作品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2020年,隨著藝術家父親的突然去世,她感受到「錢」在她生活里已经不再是構成重大影響的因素之一,於是決定終止該項目。 在此次UNZIP PROJECT項目中,朱田特別定製了一種全新的展示方式來正式宣告《錢》的終結。在藝術博覽會這樣一個商業氛圍濃厚的環境下,她通過將之前每月公開的金額以壁紙的形式展出,這些數字不僅轉化成了博覽會中的視覺景觀,而且成為了展覽上其他藝術作品的背景。此外,她的另一件定製作品《劈開我》首次採用金屬掛簾形式與《錢》並置展出,巧妙地探討了金錢與藝術之間的對立與並存。 Fion Gunn,愛爾蘭藝術家及策展人,畢業於法國南錫國立高等藝術學院 ,現居倫敦。《橋的記憶》系列描繪的是藝術家從小在家族古董店成長起來的記憶片段,她總是想起那些清代文人雕像與來自中國的微型象牙船隊,想像著一生的旅程與冒險。Fion Gunn巧妙地把記憶與幻想結合在一起,構想了一系列從未發生的旅程,這些旅程中不存在爭吵、暈車、不合口的食物等等。相反,她想象的是一種理想化的旅行,其中她順利抵達目的地,在夕陽落山前愉快地探索美麗的景色。這些作品不僅反映了她對過去的美好記憶,還體現了一種童年時期簡單而純粹的願望得到滿足的渴望。 Jonathan Miles,英國藝術家、作家、藝術教育者,畢業於英國倫敦斯萊德藝術學院,現於皇家藝術學院教授批評理論。他的藝術實踐結合了繪畫、文字和行為表演,深入探索時間、記憶以及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Jonathan Miles試圖通過繪畫探索圖像重複性、序列、持續性等「計數」概念來尋找時間和虛構空間。同時,Jonathan Miles還擅長將自己創作的小說與繪畫產生關聯,他筆下的虛構人物有時在監獄中通過繪畫記錄時間,有時在故事中遇見虛構的藝術家Lily O,見證她的創作過程。他的作品不僅是時間的「印記」,更是小說人物留下的「證據」。通過這種方式,藝術家將現實與虛構交織在一起,邀請觀眾思考時間的流逝和記憶的構建。他的藝術創作不僅僅是視覺和文字的結合,更是一種對人類經驗的深刻反思和探索。    

The Joy of Connecting the West and East
連接東西的情樂

Review on “Simple Pleasures: Li Jin with Roger Law” Text by Joshua Gong Starting 4 May, 2024, the Ashmolean Museum of Oxford University will be presenting an exhibition entitled “Simple Pleasures: Li Jin with Roger Law“. This exhibition showcases the paintings of Li Jin, an artist whose works highlight the contemporary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Sculpture on the Edge
邊緣雕塑

IS THE FAKE REAL? 靈境若真 Zhaobo Yang 楊兆博, Patrick Jones, Junchao Ren 任俊超 (SSG artistic team) Yun ling Art,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重慶鐵山坪雲嶺藝術中心 23/03-20/05/2024   Large scale projects often entail forms of collaborativon and this exhibition ‘IS THE FAKE REAL?’ consisted of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 of Zhaobo Yang, Patrick Jones and Junchao Ren (SSG). This

Wallace Chan: Embrace and Exceed
擁抱與超越——專訪藝術先行者陳世英

在2023年的金秋9月,倫敦佳士得舉辦了享譽國際的珠寶藝術大師陳世英(Wallace Chan)迄今為止在歐洲最大型的個展《時間輪盤(The Wheel of Time)》。展覽的名稱富含深意,不僅回顧了陳世英過去五十年在珠寶領域取得的輝煌成果,同時也展現了藝術家當前在藝術雕塑方面的最新探索。此外,展覽特別呈現了兩位受陳世英啟發的香港年輕藝術家的影像作品,展現了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的力量。 藝術家的大型個展往往能很好地展示其整個創作生涯的發展脈絡,陳世英的這次倫敦個展也不例外,他的「六大發明」——世英切割(Wallace Cut)、鈦金屬創作技術、翡翠切割潤光專利技術、石鑲石工藝、「真空妙有」技術、以及比鋼堅硬五倍的世英陶瓷——分別通過六個「太空艙」展櫃進行陳列,有如一個個時間膠囊,帶領觀者回顧那些讓人嘆為觀止的技術革新。展覽上的其他作品亦生動展示了這六項核心技術是如何相得益彰地创作出一件又一件令人嘖嘖稱奇的精彩佳作。   這150多件極具現代感的珠寶作品中,每一件都是技藝的極致展現,背後蘊含著大量繁複的工藝和無數小時的專注與投入。有些作品是從大自然裡汲取靈感後的再次創作,如《魚兒的悄悄話(Fish’s Whisper, 2015) 》,其外層的寶石海草包裹著內部的水晶浮雕,層次分明,栩栩如生;蝴蝶系列既有傳統的古典設計,雅緻華美,也有現代的幾何圖形設計,時尚前衛;具有超現實風格的作品,如《魚兒的夢(Fish’s Dream, 2009)》,夢幻城堡巧妙地「生」於魚腹之中,展現了天馬行空的創意;有些作品融合了中國文化與陳世英對宇宙的哲學思考,如《宇宙新生(A New Generation,2018)》。這些珍貴的寶石在陳世英的「魔法」下不僅發散著迷人的色彩與光澤,更彷彿擁有了全新的生命和靈魂,凝聚著陳世英賦予的深邃思考和美好寓意,引領人們進入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旅程。 陳世英不僅珍視每一件珠寶作品,對其展示方式也傾注了極大心思。在他看來,每一件作品都值得被好好展示,因此每件作品的展示陳世英都會細細考量,精心設計屬於那件作品的展示方式,有些用暗沈的幾何金屬雕塑展櫃來突出珠寶的流光溢彩,有些則選用未經打磨的原石來進行襯托變成獨立的雕塑作品,還有旋轉的裝置讓觀眾能在同一個展櫃看到兩件或以上的作品,不僅更好地從各個角度展現細節,增強了觀賞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更讓寶石的色彩有了生動的展現,讓人情不自禁地駐足細賞;展示十二生肖項練系列《時間輪盤》的展櫃靈感來源於鐘錶零件,象徵著人類自古觀日影知時間,強調了人類存在與時間存在的密切關係;經典作品《悟蟬知翠(Stilled Life,2012)》——以帝王翡翠刻劃玉蟬停駐於竹葉上的胸針,陳世英為此創作了一個立體景觀模型以及一個古代三刀蟬的底座,展示了其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命運挑戰者 陳世英自幼隨父母從內陸遷到香港,家境樸素的他自16歲起便跟隨師傅學習雕刻。他一心刻苦鑽研,憑著天賦和毅力很快就嶄露頭角,然而人生總不會一帆風順,他曾經歷良師摯友的離世,自身與疾病的搏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正當命運似乎陷入僵局時,那股迎難而上的「香港精神」加上過硬的技術和藝術追求,為陳世英點亮了重生的曙光。如涅槃重生,陳世英以雕刻刀鑄就了自己的傳奇,一步步攀登至珠寶藝術的巔峰。如今,陳世英的作品以獨特的魅力和深邃的藝術內涵,贏得了國內外藏家的青睞,更多次受邀參加國際重要的藝術展會,代表作品也被頂級博物館珍藏。   勇者無畏——技術與材料創新 陳世英身上的這種韌性不僅在逆境中顯現無遺,他對技術的精進追求與對物料的深入探索也同樣令人佩服。在他的哲學裡,任何局限和挑戰都是被設定來等待突破的。早在1987年,陳世英發明的幻像雕刻技術——「世英切割(Wallace Cut)」便一鳴驚人,標誌著技術和思維的大膽革新。這種獨特的雕刻技術,通過在寶石上進行單次反向雕刻便能創造出多個立面,這與傳統雕刻法截然不同,後者往往是保留所需部分而移除多餘之物。在當時,不但缺乏精準的電腦計算輔助,而且陳世英跑遍國內外也沒有找到符合其高要求的雕刻工具。他不但沒有放棄,反而靜下心來在機械廠學習數年,最終研發出了在當時轉速最快、能滿足他對精細度極高要求的專用切割工具,這一工具在當時可謂獨一無二。然而有了理想的工具後仍需極致精準的計算與高超的雕刻技藝。為了避免工具高速旋轉產生的熱度導致寶石崩裂,陳世英日復一日地在水中進行雕刻,每切一下便將其取出吹乾,細緻檢查後再次浸入水中進行下一刀的切割。經過無數小時的訓練和實踐,陳世英最終能夠在水中連續雕刻數分鐘而無需將寶石取出水面進行檢查。在那些有如神助、幾近於神蹟的時刻,陳世英甚至在想,究竟是他的手在雕刻,還是他的指尖,他的心,抑或是他的記憶在指引著這刀刃的舞動?     陳世英無疑是一位將技術革新與匠心精神融為一體的藝術家,他的創作靈感也受到了佛學智慧的滋養。在他的藝術實踐中,雕刻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彷彿是一種心靈的修行。他曾在採訪中分享自己與寶石之間的緣分:在創作過程中,他珍視與每一顆寶石的相遇,當作品完成之際,他便將這份緣分歸還於寶石,讓它繼續與有緣人相伴,而自己則踏上新的探索之旅。這種緣起緣滅的哲思使得每一段緣分都顯得格外珍貴。 陳世英發明的「真空妙有」技術,同樣根植於佛學的深邃概念——只有當心靈空明無雜,人才能容納新知與新意。通過忘卻自我,空出心靈之地,新的智慧與觀念方能發生。《真空妙有(Secret Abyss,2014)》便是這一思想的藝術體現。在這件作品中,陳世英巧妙地在一塊發晶中雕出一個6.5毫米的開口,並打磨出寬度只有42毫米的空間,神奇地置入了1111顆綠寶石。選擇發晶而非透明水晶進行創作,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挑戰性——一旦發晶斷裂便無法修復,因為每一根發晶的紋理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再續。 陳世英對「永恆」這一主題的探索也同樣著迷。這不僅體現在他對鈦金屬的創新應用上,還包括硬度比鋼高五倍的「世英陶瓷」的發明。在陳世英看來,鈦金屬幾乎是最接近永恆的材質,它的處理難度極高,熔點高達1700度,通常用於航天領域。經過長達八年的鑽研和實驗,陳世英不僅率先成功將鈦金屬的應用引入珠寶設計,更將其帶入藝術雕塑領域,成為極少數掌握鈦金屬雕塑創作技術的藝術家。最初,陳世英使用鈦金屬進行珠寶設計時遭遇了眾多質疑,因為鈦金屬的價值無法與黃金、鉑金等傳統珠寶金屬相比,然而陳世英在材料界限上的再一次挑戰展現了鈦金屬獨特之美——其輕盈、豐富的色彩以及超常規的硬度賦予了它接近永恆的美感。陳世英的作品《In One》雖然只鑲嵌了一顆小小的紅寶石,但通過不同的加工溫度,同一塊鈦金屬上便呈現出了多種炫目的色彩變化,令人嘆為觀止,顯現了超越金屬原色的異彩紛呈。 在藝術雕塑創作方面,陳世英的《鈦坦XIII》展現了材料與空間的精妙對話。暗灰色調的懸吊雕塑看似承載著重量,卻又出人意料地透露出輕盈的姿態。經過「世英雕刻」技術而呈現的面孔似乎與觀眾形成一種視線的交匯,雕塑隨著空氣的流動和觀眾的移動而優雅轉動,彷彿觀眾在欣賞它的同時,它也輕柔轉動與觀眾「互望相視」,它們的輕盈起舞讓空間充滿了流動的節奏,像是在訴說一個沈默的故事。在無人之境,這些在半空中懸停著的雕塑群像又變得沈寂,有如古老圖騰的守望者,又如靜止的神像,靜候祈禱者的到來。雕塑上那些被拉扯的面孔,以平靜自若的表情向「無形」緩緩屈服,從上而下逐漸「溶解」,彷彿在時間的長河中,物質與精神的界限正在漸漸消融。 在近七年的時間裡,陳世英再度挑戰材料,他研發的「世英陶瓷」又一次驚艷了世界。這種新材料的硬度是鋼的五倍,密度甚至超過天然的藍寶石,色澤豐富且光彩奪目。這一創新背後的靈感源於陳世英悠遠的童年回憶。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家中的陶瓷勺子被視為大人的專屬,而孩子們只能共用一隻塑料勺。有一次,他偷偷拿起大人的陶瓷勺子,但用拿塑料的力氣去拿陶瓷必然導致勺子摔破在地,他因此受到了家人的嚴厲斥責。這段經歷深深印在他的記憶中,激發了他日後創造出一種近乎不可能破裂的陶瓷的願望。這不僅是材料上的一大突破,更是心靈上對童年遺憾的一種彌補,帶來內心的平靜和與過去的和解。在倫敦個展上,這隻傳奇的《陶瓷勺子(Shapeshifter)》在倫敦個展上得到了展示。而同時運用「世英陶瓷」和石鑲石技術的《意識方塊(Mind Puzzle)2019》成為了展覽上的亮點之一,這件作品的設計充滿了未來感,展現了成人內心深處依舊棲息著的孩童,它將記憶與意識比作不斷膨脹、分裂和擴張的方塊,展示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複雜與深邃。 築夢人與啟迪者 《時間輪盤》展現了陳世英與時間對話的深入探索,隨著「時間輪盤」的「轉動」,觀眾被引領遊走於陳世英半個世紀的精彩創作之中。在細細觀賞之後,我們不只對寶石本身天然的奇妙色彩和光芒讚嘆不已,更被陳世英的創意和精湛技術而折服。他的匠心獨運使每一顆寶石散發出獨特的光芒,而他對可變形珠寶設計的探索更彰顯了他在人體工學領域的深入見解。從絢爛多彩的珠寶到單色沈穩的鈦金屬藝術雕塑,每一件都是時間與故事的載體,見證了陳世英對生命、自然與宇宙的深刻探索。通過他的作品,我們看到了一個永不滿足於現狀、一直尋求探索的築夢人,擁抱一切,超越永恆,陳世英的藝術之旅宛如時間輪盤不斷前行,永無止境。 在此次ART.ZIP的專訪中,我們有幸近距離感受這位溫文爾雅的藝術家。鬢髮斑白的陳世英向我們耐心地分享他的故事與智慧。他常言:「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本身可能沒有價值。但唯一能傳下來的就是精神和作品,這些啟發未來年輕人繼續前行的才是真正的價值。」正如他所創作的那件穿戴在肩上的《黑色傳奇(Legend of the Colour Black)》,不僅象徵著站在巨人肩膀上繼承前人的智慧,也顯示了陳世英本身已經成為那位能讓後人仰望的巨人,他讓未來的藝術家能站在他的肩上,看得更遠,思考得更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A:在您看來,東西方美學的差異表現在什麼方面? W:拿宗教藝術來說吧,東西方的差異就很明顯了。比如,東方的佛像大多是靜態的,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但看西方的,像耶穌或天使的雕塑,就活躍多了,總是充滿動感。西方雕塑喜歡用那種爆發的姿勢,誇張的肌肉,來強烈地展現情感和生命力,就是想通過光影和動作讓作品更有衝擊力。東方的作品就比較含蓄了,很少去強調肌肉什麼的,可能是因為雕塑常常穿著衣服。這些差別不僅僅是外在的,更反映了我們對於內在和外在表達方式的不同看法。 當這兩種文化碰撞融合,就像是誕生了第三種文化。對我而言,這就是探索生活和藝術表達的一種方式。這過程中,不只是技巧和工藝的事,更多的是內心的修行。這種修行既可以靠天賦,也可以借鑑不同文化的思想。以我自己作為例子,我對基督教、佛教、道教都很感興趣。從最初的崇拜到後來的哲學探索,我漸漸明白,要真正懂得宗教,不是學學知識那麼簡單,而是要實實在在地去修行。 就像練字一樣,要不斷練習,同時還要懂得材料的特性,例如不同材質的宣紙和毛筆,也能創造出不同的層次去表達內心的平靜或澎湃。把東方和西方的技術融合,我就是在不斷地探索和尋找這個「內在」。無論是藝術還是技術,這些都是必要的,用身體力行你才能夠穿梭自如。當第三個世界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充足,將所有知識融為一體,做珠寶做雕塑就做出了我自己的風格。我認為所謂的當代藝術,只要沒有做過的,你有一個概念,無論你用什麼手法都表現了當下的你所修為的結果。 A:請問您是如何看待人與作品之間的關係的? W:這其實是關於物和人之間的故事。創作出來的東西,它不只是個物體,它還能傳達信息,和人溝通。珠寶創作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藝術家有很多,但珠寶藝術家就比較少,這需要豐富的知識,比如寶石學、色彩學、光學、切工技術等。 我比較幸運,我是從雕刻寶石開始的。雕刻寶石可不是隨便什麼寶石都能雕,那些頂級的寶石一定要拿來做珠寶,因為它們裡面的瑕疵少,光線透過得好。一旦做了寶石刻面,那顏色和光澤就能展現得淋灕盡致。寶石如果有小瑕疵或裂紋,光線在裡面反射,有時候一個小點就能變成好幾個甚至幾十個。比如鑽石切割,那是需要超精準的角度計算然後切割出來許多切面,光進入去之後在裡面遊走互相折射,正是這些計算出來的細微角度讓它閃閃發光。因此對寶石的認知,還有切工技術都很重要。 至於設計,你得盡可能展現寶石的美。但展現這種美不僅僅是看寶石本身,還得有對工藝和材料的深刻理解。比如用黃金鉑金做珠寶骨架,這方面會更加困難,需要創新,達到一個又一個的標準。就連畫個設計圖都難,更不用說把它變成立體作品了。而當珠寶真正戴在身上,那就又是一次創作,因為你要考慮到戴它的人的感受,比如重量是否合適,會不會晃來晃去,這就是人體工程學和珠寶的對話。 還有,光和寶石之間的對話也很關鍵。拿貓眼石來說,當光照下來時,如果位置對了,上面的「貓眼」就能動來動去,非常美妙。天然寶石的條件有限,但創作是沒有限制的,這就是珠寶藝術的挑戰。寶石本身價值高,當設計師變成藝術家時,既需要技術又要有深厚的知識。現在你做的作品是否還停留在別人的層面,還在模仿中前人的一種技術或者認知,還是自我創新?要成為珠寶藝術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就像畫國畫,和紙溝通一樣,做珠寶也是和材料溝通,還得創新工具和技術。新的鑲嵌的辦法,或者將寶石重新切割,在寶石上面鑲寶石,經過多年的一個一個變化,我覺得珠寶需要注入更多的心血和創新。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做作品,這個過程可以改善生活,增加經濟價值。但對我來說,一旦投入創作,我就會全身心投入,希望我的作品能代表我的存在。即使我不在了,我的作品也能給未來的人啟發。就是這麼一種想法,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個階段。 A:從剛開始雕刻寶石到現在的珠寶藝術創作,您覺得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W:我開始雕刻寶石的時候選擇了孔雀石作為我的第一塊材料。孔雀石在雕刻時,圖案會不斷變化,而其他寶石材料則不會如此。唯獨孔雀石,在雕刻的過程中,你在這裡雕刻一下,那裡雕刻一下,不同的地方都會出現不同的漩渦。這種捉迷藏的感覺讓我覺得在雕刻寶石時就像是和它們一起玩遊戲。那個時候,我雕刻的是觀音佛像,就不允許觀音臉上有漩渦。但是現在我希望追求創造出有旋渦的作品。如今,我覺得製作有旋渦的作品代表著內在世界,每一個細胞都在面相上不停地運動。對於寶石工藝、工具等方面,我從1973年開始就不斷進行訓練。因此,每當一塊寶石在不同的形態或雕刻時突然出現裂紋,我會懂得如何應變,輓救之前付出的時間,讓作品仍能接近完美的狀態。

On Age, Infusion and Narrative Texture : Encountering Marie Ma’s performance with Chinese Tea and Ceramics
關於時間、注入和敘事結構–邂逅麻利關於中國茶與陶瓷的藝術表演形式

Marie (Li Ma) brought the hot, wetted leaves of the winter flower tea to her nose, and breathed in. Before a cup was handed to each of us in our circle, she motioned to a large, ceramic jar with geometric patterns in bands. She told us how those banded patterns represent flowers, and that the

Saatchi Gallery: RONG BAO IS ME
包蓉是我

RONG BAO IS ME 23 FEB – 12 MAY 2024 GALLERY 4,Saatchi Gallery “All forms of allure come to our attention through surprise or fascination, since we are not exactly certain about what it is we are dealing with, though we witness to its qualities.” –Graham Harman When Paul Klee painted his work ‘Twittering Machine’

Impressionists on Paper: Degas to Toulouse-Lautrec

Modernit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formed itself in opposition to tradition as both an aesthetic concept and as social experience. It was understood as a new way of experiencing temporality in the form of the forever new and as such is marked by a permanent state of flux or transition. This

Mapplethorpe : Beauty and the devil are the same thing.

“Beauty and the devil are the same thing.’–Mapplethorpe   Time has now lapsed since his premature death (1989) so we might be inclined to ask if a survey show such as this might shed a new perspective on his work, or does it just serve to cement his already consolidated profile. Certainly, there has been

Self-Portraits–Autumn Exhibitions in London 2023

In the fall of 2023, London became the site of several major exhibitions or survey shows that brought to the fore the question of the identity, both artist and the artwork. The following commentary takes a series of Self-Portraits as a focus of attention. The self-portrait is of course persistent through art history, but in

Strangers: Daido Moriyama and Hiroshi Sugimoto
陌生人:森山大道與杉本博司

Strangers(1*): Daido Moriyama and Hiroshi Sugimoto   “Each instant covers the entire world.” Dogen: Shobogen “每個瞬間都包含了整個宇宙的無限。” ——道元禪師《正眼法藏》 It is not often that two major exhibitions of two artists of the same media, of the same nationality and approximate maturity occur in the same city at the same time with such contrasting outcomes. Indeed, what might

Interview with Thierry Noir: Painting a World Where Imagination Breaks Down Walls
專訪特里·諾爾——繪制一個打破想象力邊界的世界

Two years ago, serendipity led me to discover the captivating world of Thierry Noir’s artwork at an esteemed auction house. Since then, I’ve been following his artistic journey. Noir’s oeuvre spans from the realm of mural art to canvas paintings that exude boundless energy and rhythmic music. His artworks often feature anonymous figures with circular

Audrey Miao : Exploring the poetic in a world where digits intertwine with perception
在數字與感知交織的世界中探索詩性

11-11-2023 Edited by Huanzhi Zhang Audrey Miao draws inspiration from her personal experiences, everyday observations, and emotions. She skillfully employs elements such as rhythm, balance, color, and imagery to express emotions vividly. Utilizing multiple mediums like imagery, sculpture, installations, and virtual devices, she merges tactile, auditory, and visual senses, breaking traditional artistic expressions. Audrey Miao’s

Philip Guston: Doomed
菲利普·古斯頓:註定失敗

Preface The fragmentary essay below does not aspire to render a contextual study of the painter in ways that are structurally adequate to the task of synthesising its findings within other more comparative findings. Rather it is attempts to constitute its object as being spectrally other in that the text posits a final fold within

Interview with Fang Lijun—— Exploring Portraits and Porcelain
專訪方力钧——探索面孔与陶瓷

Ashmolean Museum, Oxford 14.10.2023 – 13.04.2024   Ashmolean Museum in Oxford is currently hosting a solo exhibition by renowned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 Fang Lijun, titled Fang Lijun: Faces and Ceramics. This exhibition is meticulously curated by Professor Shelagh Vainker, who serves as both the curator for Chinese Art at the Ashmolean Museum and an Associate

Chinese Art Today: From 20th-Century Tradition to Contemporary Practice
《文明的形狀:走向當代的中國藝術研究》

藝術現代化伴隨着資本主義的擴張而出現。人類各學科的長足進步,改變了思維認知,由此改變了視覺文化的圖景。中國是世界上最爲獨特,唯一綿延至今不衰的文化共同體。中國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在工藝臻熟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獨有的書畫體系。到了近代,中國藝術的書畫體系受到了⻄方藝術的衝擊。為了融入現代世界,中國藝術不得不進行調適。一方面,中國藝術需要重塑自我認知,梳理區域藝術發展的特色;另一方面,也需要借鑑⻄方先進的視覺創造理念,擺脫區域藝術的侷限,與世界其他文明一道,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爲此中國藝術在體系、教育、國⺠性、形式、史論、生態和後現代這七個方面做出了回應,重塑了當代視覺文化。     中國藝術,作爲視覺文化的一部分,有着非常獨立自主的發展。雖然古代的中國在陶瓷、絲綢、玉器、漆器、木器、金銀器等工藝門類都有較爲突出的成就,備受世界讚譽,中國在世界上長期被稱爲“絲之國”或者“瓷之國”。自兩漢以來,中國的文藝意識覺醒,書畫體系逐步形成,有別於⻄方的藝術體系(雕塑、建築和繪畫)。因此中⻄方藝術碰撞交融的過程中,其共同關注的繪畫領域,首先出現了突破。⻄洋擬真的繪畫技法在中國得到傳播。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世界中心的地位受到了衝擊,同時照相術的傳播,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擬真繪畫的必要性。中國原本的書畫體系,伴隨着藝術傳承體系的改變,逐步過渡爲美術體系。傳統書畫不得不進行現代化改造,形成了上海畫派、嶺南畫派和京津畫派。 由於藝術教育體系的變化,傳統的師徒傳承逐步過渡爲美術學院式教育,美院的教育格局開始形成。世界藝術的圖景在20世紀初出現了裂變。以林風眠、吳大羽和常玉爲首的早期留法畫家,很早就認識到了寫實繪畫在世界藝術進程中的衰微。林風眠和吳大羽在歸國後,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爲基地,致力於傳播世界性的現代藝術理念,培養了無數優秀的藝術家,其中代表人物爲趙無極、吳冠中和朱德羣。這些現代藝術家不僅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同時還致力於發展本⺠族的藝術特性。林風眠與同事們提出了 “介紹⻄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藝術、創造時代藝術”二十四字方針,爲中國藝術現代化進行了綱領性的總結。 到了改革開放時期,原本的美術體系進一步解構和擴展,伴隨着後現代主義浪潮的到來,中國的美術體系開始向藝術體系過渡。在20世紀80年代,以八五新潮爲代表的美術運動,爲中國藝術界帶來了更爲複雜的藝術形式:裝置、行爲、觀念、影像等,進一步豐富了藝術的內涵,拓展了藝術的邊界。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的合法化爲中國藝術的生態注入了活力,藝術社區、美術館、畫廊、藝博會和拍賣行開始興起,帶動了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張曉剛、王廣義、徐冰、⻩永砯、張恩利、陳彧君等當代藝術家不僅成功進入世界藝術收藏體系,並且在國際藝術舞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色。 回顧晚清到21世紀20年代的歷史,中國藝術顯然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在創新中得到傳承和改造。中國的藝術史也從傳統的書畫史向美術史和藝術史轉變,其敘述邏輯和結構也多元多樣: 紀傳體、斷代史、地域史、通史、批評史、問題史等。龔之允的新書《文明的形狀:走向當代的中國藝術研究》就是以問題史爲主軸,統合通史與紀傳體特色的專著。 藝術史的方法論一般分爲形式分析、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和心理學三大板塊,以闡述藝術本體、藝術的社會影響力和藝術家個體表現三個維度的藝術價值。《文明的形狀:走向當代的中國藝術研究》一書的方法論綜合了以上三個分析板塊,重點闡述了藝術形式,特別是繪畫語言的變革,說明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傳承、借鑑和創新,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多元多樣的格局。在藝術家個案部分,此書選取了老中⻘三代藝術家,分別從本土化和國際化兩個方面說明瞭中國當代藝術家成⻓環境的變遷和他們藝術語言的發展。 總的來說,中國當代藝術仍在不斷髮展變化中,作者希望此書能夠拋磚引玉,爲讀者勾勒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脈絡,爲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提供建設性的提議。       ————————————————————————— 專訪作家龔之允   AZ: 什麼是寫作這本書的初衷和契機? GZY:我的博士論文研究的是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起源,具體來說闡述了以八五新潮為主題的藝術活動和發展,所以一直希望能夠出版一部相關主題的藝術史專著。這一想法得到了許多業內專家和機構的肯定和支持。在此過程中我獲得不少中國近代藝術的資料,於是我把關注的焦點轉向了中國藝術現代化轉型這一議題上。而這一議題正好連結了我最早的藝術史研究——早期中西繪畫交流史。因此,從研究模型的角度來看,這段歷史打通了我過去的研究,能夠更好地闡述藝術交流史的現象。   AZ:您在書中提到了七大議題,這些議題的選擇是基於什麼標準或想法? GZY:即便在西方市場,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書也有一些,而且不少資料也很齊備。我覺得一般對中國藝術感興趣的讀者對於煌煌巨著會有抗拒感。因此,我希望寫一部大家願意拿起來看,並且能夠深入看的書。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對內容和歷史敘事進行取捨。於是我必須思考關於中國現代藝術到當代藝術的轉型,讀者最關切的議題會是什麼?我認為最首要的問題就是中國藝術對於世界其他地方的藝術有什麼原發性的特點,並且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同時如何看待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這些都需要結合歷史的上下文來看。因此我從體系、教育、國民性、藝術形式、藝術史、藝術生態和後現代七個角度,正好沿著一條大致的時間線索來闡釋中國傳統書畫向當代藝術的轉型。這七個議題疊加在一起就能形成整體,系統地解答讀者面對浩瀚史料時的困惑。當然,我也認識到一般藝術通史的問題,因此希望用問題史的方法,引發讀者的思考。因此我並不執著於給出一個所謂權威的答案,而是在闡述事實的基礎上,給出作為藝術史家的立場和價值判斷,而把最終的解釋權留給讀者。七大議題是開放性的和啓示性的。   AZ:你怎麼看待當代中國藝術在全球化脈絡下的位置? GZY: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力之大是世界無法忽視的。即便西方很多學者對中國一些“成功”的當代藝術作品和藝術家都產生懷疑,或者無法評論,但中國當代藝術的存在本身就是全球化脈絡中最為重要,也是最吸引人的一環。因為中國當代藝術附帶有對三種價值傳統的回應:中國傳統、西方傳統和馬克思主義傳統,這是世界其他文明形體所不具備的特點。正因為如此,中國當代藝術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也從系統上呈現更多緯度。 當然,也有業界人士指出中國當代藝術有拿來主義的傾向,並且很多作品的價格凌駕在價值之上。但需要指出的是,拿來主義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中國傳統和當代的思維模式卻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國藝術的巨大能量,對全球當代藝術發展圖景的改變,超乎人的想像。很多學者認為中國藝術是對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化的補充。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藝術還是藝術的歷史,中國有這其連綿不斷的歷史邏輯。在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藝術並沒有遭遇“亡天下”。西方的文藝復興有一種循環理論:新生——成熟——消亡——復興;到了近代,產生了“絕對前衛”的理念。而中國藝術發展邏輯非常不同,雖然在近代提出了救亡圖存,但其發展並不以“進步”為前提。好的藝術在中國一向追求“暢神”,一種遊戲性的精神。這種精神與後現代主義結合,反而更符合藝術現象學的邏輯。就目前而言,中國當代藝術在全球化脈絡下有幾位突出的作用,就個人而言,我希望今後它的價值呈現會更多元和平等。   AZ:您能詳細談談書中介紹的八大個案吗,它們在中國藝術歷史中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GZY:這八個案例的安排有一定的邏輯,能更好地從微觀的角度為讀者梳理大的歷史脈絡。從時間線上看,分為三個時代:林風眠、吳大羽和常玉為第一代現代藝術家,趙無極、吳冠中和蘇天賜為第二代現代藝術家,而张恩利和陳彧君則為當代藝術家。從橫向來看,林風眠、吳大羽和常玉都是早期的旅法藝術家,前兩者會到了國內發展,而常玉則在留在了海外創作。後來林風眠又在香港這個特殊位置從事藝術活動。他們三人的藝術軌跡,呈現了中國藝術在地理概念上的國際擴展。 以前有藝術史家寫Art in China,以顯示與Chinese Art的區別,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當代藝術的呈現史實。中國當代藝術與全球化是不可分離的。這三代藝術家的國際藝術交流程度有各自的特點。比如吳冠中在旅法後回歸祖國,並且在改革開放初期為當代藝術的發展奠定了立場基礎。他的“形式美”和“抽象美”理論,為八五新潮的到來鋪平了道路。蘇天賜則是在晚年才有機會到國外進行藝術交流,他的油畫語言創新完全基於中國本土,有相當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张恩利和陳彧君則是得到國內外藝術機構廣泛認可的藝術家,他們的國際參與度也很有代表性。這三代藝術家對傳統藝術的改造,對西方藝術的回應,都是中國以往藝術史中所不具備的。因此他們在中國藝術史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AZ:您認為中國藝術在形式和內容上最大的變革是什麼? GZY:中國藝術在現代化轉型中,實現了從“書畫”到“美術”再到“藝術”的體系變化。這極大地拓展了藝術的邊界,衝擊了以文人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因此從形式和內容上,中國當代藝術都出現了極大的變化,不再拘泥於“水墨”、“士氣”、“詩畫”、“風骨”等,而更加貼近當下的環境,展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從形式上來看,基於水墨的書畫已經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架上繪畫、雕塑、裝置、影像、行為等。從內容上看,也不再侷限於所謂的高雅風骨,而是體現當下的存在。當然,目前的那些形式,很多非中國獨創,但中國特殊的藝術環境,有效地豐富了這些藝術媒介的語言。隨著新的藝術媒介在中國的興起,中國藝術語言的先發性和系統性的創新會更明顯。     AZ:在藝術教育方面,您覺得中國現在的體制有哪些優點和不足? GZY:藝術教育方面,其實最近二十年的變化挺大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資源要遠遠優於改革開放之初。體制內的學生一般能有一定的基礎訓練,但創造性一直是重要的問題。因為專業性的培養,教科書式的訓練模式,一向滯後於當代藝術生態。現在藝術的場域變化特別快速。智能化和信息化時代,更需要藝術專業的學生有跨學科思維的能力。在這方面,國內的美術院校體系,還沒完全打開。在某些科系,比如多媒體系、綜合材料系或者版畫系,對於學生的培養也許更有優勢,因為接觸到的形式、材料和媒介更多樣。同時,體制內還有一些國際上比較出名的藝術家,也許能夠更多地激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藝術創新。 目前而言,對於中國藝術教育,高校體系的問題要遠遠小於普及類的藝術教育。中國基礎的美學教育更為嚴重,藝術在普通家居的普及率非常低,還有一段成長空間。   AZ:書中提到“艺术现代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而出现”,您能展開這一觀點嗎? GZY:資本主義的擴張,外在帶動了資源在全球的流通。新的資源和思想促進了藝術生態的轉變。資本主義擴張進程中,藝術的贊助人從傳統的貴族轉向了平民,神權與世俗權力對藝術的闡釋讓位於個體的多樣性審美。審美傾向的轉變使得西方從古典循環中脫離出來,轉向了印象派為首的現代主義。新的資本主義贊助人拖動了野獸派、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前衛藝術流派的發展。而中國這樣的非西方文明區域則受到了歐美的衝擊,被迫進行視覺文化的改造。因此在資本主義擴張的時候,現代藝術隨之出現,但現代藝術的目的並非帝國主義的對資源的獨佔,而是打通藝術價值觀結構的流通,把藝術生態引導向多元。資本主義發展初期也是以打破階層壟斷,增強流通性為目的的,因此和藝術現代化有類似的目的性。   AZ:您如何看待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环境中的重塑和传承? GZY:中國有這世界上最悠久傳承的歷史。學者錢穆曾表示,歷史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傳統藝術必然會被一再提取、審視、評估和改造。隨著當代環境的上下文的轉化,傳統藝術必然也會得到重塑。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重塑。之前有不少當代藝術只是簡單地進行圖像學的挪用和拼貼,流於表面。這顯露出,我們當代人對傳統有極大的生疏感和誤讀。但只要我們心中有這樣的歷史意識,文化獨特性的認知,必然會在視覺上找到更好的方法,用新的媒體形式來表現對經典的傳承。   AZ:您在書中有使用多種艺术史的方法论,這樣的多元方法是如何影響您的研究成果的? GZY:多元方法論可以豐富撰寫藝術史的形式。藝術史的方法論在我看來主要分為三類:形式主義分析;社會學;心理學。其中社會學包括了圖像學、人類學、文化學、經濟學等,而一般學者和藝術愛好者都會從這個角度欣賞藝術作品。形式主義分析則顯得比較枯燥,但值得指出的是,這是藝術史的基礎,從視覺本質出發的方法論。本次著述的一個重要議題是繪畫的發展,因此必然會從繪畫這一媒材特性,來追述歷史淵源和當下的實驗。藝術語言先於藝術內容,是目前我研究中比較堅持的一點。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內容應該於形式並重。 之所以我要從藝術形式出發,是因為這部分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實際上,如果我們不清楚藝術語言在形式上的創新,我們很難界定所謂的“時代精神”是否有意義。比較藝術史是物質文化史。儘管在20世紀下半業,藝術家們擴展了藝術的物質邊界,甚至反物質,但不得不承認,視覺藝術必須要以媒材為依託而展示,也就無法脫離物質。對此,我的研究成果目前必須承認這一點,並由此出發,真誠地討論藝術史的問題,避免限於美學概念的桎梏。藝術可以從美學角度來解讀,而藝術史作為社會科學,有自己的對藝術的估測價值標準。   AZ:《文明的形状》一书涵盖了从形式分析到心理学多个艺术史方法论。您为何选择这种综合方法?

Jen Ting:Dancing with Inner Demons
裴振庭
: 與心魔跳舞

London, 18th September, 2023 —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n endeavor born from immense pain”, Jen Ting describes. Hailing from her hometown in Taiwan, situated 9,872 kilometers away from London, Jen embarked on a journey that confronted her with unprecedented loneliness. She arrived in London without family or friends by her side, and the contrast

Digital Reality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Zhengwei Li’s New Perspectives and Explorations
後疫情時代的數字現實:李錚維的新視角與探索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where digital lifestyle and remote communication have become integral parts of our lives, artist Zhengwei Li’s recent work delves into the essence of reality during this transformative period.   Within Zhengwei’s paintings, anonymous screens and enigmatic hands serve as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nonymity prevalent in modern cities. Our lives have

Third World: The Bottom Dimension
第三世界:底層維度

Serpentine North Gallery 23 June – 22 October 2023   Led by artist Gabriel Massan, an experimental video game, exhibition and web3 project in collaboration with Serpentine Arts Technologies, Third World: The Bottom Dimension is inviting viewers to reorien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and themselves through the lens of decolonialism, queerness and decentralisation (technological, social,

Interview with Evan Pricco: Constant Conversation between Street and Gallery
專訪埃文·普里科:街頭與畫廊的持續對話

Beyond the Streets London Saatchi Gallery 17 February  – 9 May 2023   Unveiled in February, Beyond the Streets London, supported by Adidas Originals, presents a resplendent display of over 100 international artists’ creations, ranging from audacious train writers to esteemed large-scale muralists. This unparalleled exhibition, which encompasses all three floors of the renowned Saatchi Gallery

New New New World by Arjan Guerrero
阿爾讓·格雷羅的新新新世界

New New New World (NNNW) by Arjan Guerrero and curated by Karla Noguez Somers Gallery 5th – 21st April 2023   New New New World (NNNW) is a transmedia ecosystem that involves generative speculation and research,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worldbuilding and the impact of AI, BigGAN, and Machine Learning on the paradigm of images.

Interview with Erin Li——From Shadow to Spotlight : Women Artists and Global Abstraction
專訪李伊寧——滄海遺珠:女性藝術家與全球抽象藝術

Action, Gesture, Paint: Women Artists and Global Abstraction 1940-70 Whitechapel Gallery 9 February – 7 May 2023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is showcasing a major collection of 150 paintings created by 81 women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is exhibition focuses on the gestural abstraction movement that emerge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highlights

Mike Nelson: Extinction Beckons
Mike Nelson: 逝去的召喚

Hayward Gallery 02 Feb – o7 May 2023   The Hayward Gallery is currently showcasing a survey exhibition of large-scale immersive installations and sculptural works by acclaimed British artist Mike Nelson, titled “Extinction Beckons.” This exhibition features psychologically charged installations that transport viewers into captivating fictional worlds with a resemblance to our own. Nelson, who

Donatello: Sculpting the Renaissance
多納泰羅:塑造文藝復興

V&A Museum 11 February – 11 June 2023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in London is currently hosting the exhibition Donatello: Sculpting the Renaissance which explores the works of the Renaissance master Donatello. The exhibition showcases over 50 artworks never seen before in the UK, providing a fresh and unique vision of the artist, his

瀚思閣觀點 | 11月全球藝術季之東成西就

深秋之際,上海兩大藝博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及ART021當代藝術博覽會——終於在11月10日至13日同期舉辦。層層防疫措施之下,來之不易的兩場博覽會卻相繼提前終止。 而在大洋彼岸,紐約佳士得保羅·艾倫的慈善專場拍賣創下多項世界紀錄,成為史上成交金額最高的拍賣。   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ART021當代藝術博覽會   作為2022年中國區僅有的實體博覽會,兩場藝博會的參展畫廊及機構都超出100多家,各大國際藍籌畫廊亦悉數回歸。雖然這兩個博覽會均不對外售票,僅採取邀請制入場,但前來觀展的觀眾數量超出預期,更多年輕面孔的出現也預示著未來市場品味的變化。 據報導,由於疫情管控的原因,不少身處上海以外的藏家都無法前往,因此許多畫廊對銷售預期比疫情前要低,接觸新藏家和新客戶的機會也大大減少。儘管如此,博覽會的銷售結果還是讓人感到欣慰,雖然成交率和銷售速度不如往年,但不少畫廊表示VIP預展當日就售出了相當多的作品,證明國內的藝術產業仍然活躍,市場仍在發展。   超过10万美元作品精选一览   纽约佳士得保罗·艾伦珍藏慈善拍卖   與此同時,全世界的目光落在了紐約佳士得舉辦的慈善拍賣專場「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 (Visonary: The Paul G. Allen Collection) 」。此次拍賣達成逾16億美元成交總額,成為有史以來成交價格最高的一場拍賣,打破了六個月前蘇富比麥克洛威(Macklowe)專場創下的9.22億美元的紀錄。 作為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的藏品貫穿了五百年西方藝術史,涵蓋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當代藝術最前沿的傑出作品,猶如一部藝術史的縮影。此次拍賣上的155件作品全部售出,幾乎所有拍品的成交價都達到或略高於預售估價,Andrew Wyeth的《白日夢》以233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是其最高估價的7倍多;修拉、塞尚、高更、梵高以及克里姆特的五件作品拍出價格超過一億美元,27位藝術家的拍賣紀錄也因此專場而刷新。 據佳士得稱,晚間拍賣專場裡有50%的作品最終流向美國買家,亞洲買家投得的作品佔12%,然而全場最高價格的拍品卻由亞洲買家贏得,包括全場最高價的修拉作品《模特們(小版)》。不難看出,亞洲投標的質量對此拍賣的成功至關重要,即使贏得拍品數量看起來不及其他區域的買家。   成交价超过一亿美元作品一览     Q:這次上海藝術週的銷售業績到底如何,展商和市場的情緒又如何? A:今年慶幸的是還是很多大畫廊長途跋涉經歷10天隔離來參加,遺憾的是西岸和021都倉促地提前關閉了,所有的參展展商和觀眾必然是很失望的,所以市場的潛力肯定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但是,很多畫廊辦了衛星展,不少美術館也同時舉辦了優秀的展覽,比如PSA,龍美術館等。我們認為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藝術周也盡力為藝術愛好者和藏家帶來了不少藝術的享受。但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市場的情緒不如往年。 Q:政治和疫情管控的影響是否會影響明年的上海藝術季呢? A:我們衷心地希望大家對於藝術的熱愛能頂住這個壓力,也希望明年能逐步放寬政策,相信藝術和文化不會停止前行。 Q:保羅·艾倫的的拍賣是否說明藝術市場還是一如既往的火熱? A:的確,一場拍賣60件作品就拍出了15億美金的高價,10幾年前,那可能是拍賣行一年的拍賣流水總額。但是對於市場的現狀,我們覺得恰恰相反,首先這場拍賣有很多高價擔保作品,其次,很多作品的買家可能是基於保羅的個人光環而出了高價,甚至有些作品的價格連我們也有點看不懂,比如一些1000萬左右的作品紛紛拍出2-3倍的價格。所以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市場現在略微有點冷,不能因為少數幾張作品的驚艷戰績而產生倖存者偏差的認知。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拍賣行承受著高於過去幾年的壓力。 Q: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買? A:在這個大家都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認真地挖掘一些真正的好藝術家,市場的冷卻代表著大浪淘沙的時刻,不建議衝動消費,也不建議隨意出售。但是這是一個重新審視、評估自己收藏體系和策略,準備作出調整,並且深入研究的絕佳時機。下一篇我們將回顧年前我們追踪的全球TOP100新生代藝術家的發展軌跡。看看你們收藏的藝術家,一年之後都怎麼樣了?

瀚思閣觀點 | 秋起雙城——Frieze London & Paris+

  金秋十月,滿街的樹葉漸漸變黃飄落,雨後泥土的氣息摻合進空氣變成瑟瑟秋風,一個新的藝術季度也重新拉開。弗里茲倫敦(Frieze London) 與藝+巴黎(Paris+)相繼在十月開幕。在動蕩的全球背景下,藝術市場正在歐洲經歷一場對人們信心的試煉。       10月12日至16日, 弗里茲倫敦(Frieze London)聯合弗里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在攝政公園舉辦,這是英國政府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後的首次大型博覽會。各類畫廊、美術館機構也在此期間舉辦新展,秋季的倫敦文化氛圍濃烈。 本次展會共有291家國際畫廊參展。除了往常參展的歐美頂級畫廊外,今年更邀請了來自來自古根海姆阿布扎比美術館的策展人Sandhini Poddar策劃特別展區,名為“Indra’s Net(因陀羅之網)”,帶來了許多來自世界其他角落的新面孔,例如來自馬尼拉的Silverlens, 來自科倫坡的Saskia Fernando等等,為本次展會增添更加全球化的視角以及多元化的活力。 經濟與政治的雙重不穩定似乎還沒有波及前來現場觀展的人群。在VIP開幕當天,弗里茲倫敦場地門口從11點不到就排起了長隊,一整天的展會更是人頭攢動,幾乎淹沒了展位上的作品。其中,超當代藝術品在此次弗里茲倫敦尤其受到歡迎。 29歲的英國藝術家賈黛·法多朱蒂米(Jadé Fadojutimi)的作品佔據了高古軒正對入場口的整個展位;大尺寸的電子顯示屏播放著數字藝術家陸揚令人驚嘆的視頻作品,爆炸式的視覺元素展示成功佔領SOCIÉTÉ畫廊的C位;其他畫廊如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的奧斯卡·穆里略 (Oscar Murillo),Tiwani Contemporary的奧馬爾·拉希德(Umar Rashid)作品同樣暢銷。     持有美金的藏家有可能是擁擠人潮的因素之一,他們為畫廊的銷售注入活力。根據Artnet的報導,高端價位作品的價格和銷量遠高於去年。老簡·布魯蓋爾(Jan Bruegel the Elder)的作品由約翰尼·範·海夫滕(Johnny Van Haeften)以大約1000萬美金的價格售出;一幅凱利·詹姆斯·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的畫作在卓納畫廊出價600萬美元;菲利普·古斯頓(Phillip Guston)的作品由豪瑟沃斯(Hauser&Wirth)以480萬美元賣出;Thaddaeus Ropac 以180萬美金售出了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作品。儘管危機四伏,本次弗里茲倫敦再次顯示了英國在全球的關鍵地位。   價格超過一百萬美金並售出的精選作品一覽 Frieze London 2022   與之難免進行對比的是由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呈現的首屆藝+巴黎(Paris+),該展會取代了法國多年來的頂級展會FIAC (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Fair),於10月19日至23日期間在巴黎臨時大皇宮(Grand Palais Éphémère)及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舉辦。藝+巴黎和弗里茲倫敦如此貼近的時間為海外藏家的旅行計劃提供了便利。

                   

© 2011 ART.ZIP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7 2050 415202

Site by XYCO